海楼秋易夕,水寺昼长昏。
谷贵难成市,时荒早闭门。
不言(bù yán)的意思:指不说话,保持沉默。
草根(cǎo gēn)的意思:指普通人民,特指社会底层的人群。
成市(chéng shì)的意思:指一个城市繁荣昌盛,发展迅速。
村叟(cūn sǒu)的意思:指农村老人,也可泛指年长的人。
各自(gè zì)的意思:各自指每个人或每个事物都有自己的特点、状况或意见。
礼乐(lǐ yuè)的意思:礼乐是指传统的礼仪和音乐。它代表了古代中国人重视礼仪和音乐的文化传统。
蛇龙(shé lóng)的意思:指人行为狡诈狠毒,欺骗他人,不择手段。
水寺(shuǐ sì)的意思:指雨水充足,寺庙宏伟的景象。
西村(xī cūn)的意思:指离家远的地方。
自媚(zì mèi)的意思:自我吹嘘自己的美好或优点,自我陶醉于自己的才能或成就。
这首《海村杂诗》描绘了海楼与水寺在秋日傍晚的景象,以及当地因时局动荡而产生的生活困顿。首句“海楼秋易夕”,以“海楼”象征海边的建筑或村落,在秋季的傍晚,夕阳西下,海楼显得格外宁静与苍凉。接着“水寺昼长昏”,描述了水边寺庙在白日与黄昏之间的景象,白天与夜晚的交替,暗示着时间的流逝和生活的不易。
“谷贵难成市,时荒早闭门。”这两句进一步揭示了社会背景,粮食价格高昂却难以形成集市交易,反映了经济萧条的现实。人们早早关门,可能是为了节省资源,也可能是出于对未来的担忧。接下来“蛇龙各自媚,礼乐不言尊。”通过自然界的生物形象,暗喻人世间各有所求,但社会秩序似乎不再被普遍尊重,礼乐文明似乎失去了往日的尊严。
最后,“寄问西村叟,方饥斸草根。”诗人以询问的方式,表达了对西村老者的关怀,老者可能正在为饥饿所困扰,只能挖草根充饥。这句不仅展现了生活的艰辛,也体现了诗人对底层民众疾苦的关注与同情。
整体而言,《海村杂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生动的人物刻画,展现了特定历史时期的社会风貌和人民的生活状态,具有深刻的历史文化价值和人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