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以一只口,当吾七尺躯。
《蚊二首·其二》全文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刘克庄的《蚊二首(其二)》。从鉴赏角度来看,这首诗通过蚊子来表达一种生存状态和情感体验,展现了作者深刻的观察力与幽默的情怀。
“昔曾蹴龙象”一句,运用夸张手法,将蚊子的勇气比喻为能够践踏龙象,形象地表达了蚊子敢于攀附和叮咬的性格。紧接着,“而况尔区区”则是对蚊子身躯之小的描绘,通过这种对比,突出了蚊子的胆大心细。
“敢以一只口,当吾七尺躯”这两句,进一步强调了蚊子与人类力量悬殊的情形,其中“一只口”指的是蚊子的叮咬部分,而“七尺躯”则是对人体的比喻。这种对比不仅显示了蚊子与人的力量差距,也表达了一种对于自然界中弱小生命敢于挑战强者的赞赏。
在“生形猥琐,扑杀血模糊”这两句里,诗人用鲜明的笔触描绘了蚊子的外观和叮咬行为。蚊子虽然身体细小,却能够在人类皮肤上留下鲜明的伤口,这种对比生动地展现了蚊子的生命力。
最后,“欲换秋衣著,渠犹恋布襦”则是诗人借蚊子之口表达了一种对于旧物的眷恋。这里的“秋衣”和“布襦”都是指蚊子叮咬过的人类衣物,通过这种拟人的手法,诗人传递出一种生灵间的情感联系。
整首诗不仅展示了作者对自然界中微小生命观察的细腻,也反映了一种对于生活中的每一份存在都给予尊重和理解的态度。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回向门诗
悠悠九土各异形,扰据四生非一情。
驱车策马殉世业,市文鬻义炫虚名。
三墨纷纠殊不会,七儒委郁曾未并。
吉凶尚忌及数术,取与离合实纵横。
朝日夕月竟何取,投岩赴火空捐生。
咄嗟失道尔回驾,沔彼流水趣东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