泓澄鉴群物,杂细分毛介。
惜此去人近,久随荆棘废。
种花渐成蹊,栽竹俄自倍。
荷芰入四邻,鸥鸟盈千辈。
讼閒固材胜,神逸自形泰。
版筑(bǎn zhù)的意思:指用木板搭建起来的简易房屋。
沧浪(cāng láng)的意思:指江河水流的浩渺之势,也用来形容岁月的变迁和世事的变化。
长波(cháng bō)的意思:长时间的波动或变化
尘外(chén wài)的意思:指远离尘世纷扰的安静和宁静。
澄鉴(chéng jiàn)的意思:澄清,明察事物的真相
从公(cóng gōng)的意思:公正、公平、公开。
登临(dēng lín)的意思:登上高处或高山,指登上高处以观赏美景或远望。
飞盖(fēi gài)的意思:形容飞速奔驰、迅疾如飞。
泓澄(hóng chéng)的意思:形容水清澈明亮,或者形容思想清明豁达。
红尘(hóng chén)的意思:红尘是指尘世间的繁华喧嚣、纷扰琐事,也代表着人世间的欢乐与痛苦。
荆棘(jīng jí)的意思:比喻困难、艰险。
可爱(kě ài)的意思:指人或事物让人感到可爱、讨人喜欢。
况乃(kuàng nǎi)的意思:更何况,何况
两汉(liǎng hàn)的意思:指中国历史上的东汉和西汉两个朝代。
隆冬(lóng dōng)的意思:指寒冷的冬季。
面会(miàn huì)的意思:面对面的会面或见面。
明镜(míng jìng)的意思:明亮的镜子,比喻能够真实地反映事物本质的事物。
群山(qún shān)的意思:形容山峰连绵,群峰聚集的景象。
仁智(rén zhì)的意思:仁慈和智慧的结合。
赏心(shǎng xīn)的意思:指欣赏心灵的美好,感受到愉悦和满足。
神逸(shén yì)的意思:形容神态悠闲、自在逍遥的样子。
神物(shén wù)的意思:指神奇的物品或者具有非凡能力的物品。
濯缨(zhuó yīng)的意思:濯缨是一个古代军事用语,指的是洗净战马的缰绳。引申为整顿军队,准备战斗。
四面(sì miàn)的意思:指四个方向,表示周围无处可逃或四面受敌的困境。
四邻(sì lín)的意思:指周围的邻居或附近的人。
未尝(wèi cháng)的意思:从来没有尝过,表示从未经历过某种事物或感受。
五龙(wǔ lóng)的意思:指五个非常厉害的人或物。
药饵(yào ěr)的意思:比喻好的忠告或教导。
一朝(yī zhāo)的意思:指短短的一段时间,通常用来表示某种情况或状态的转变。
萦回(yíng huí)的意思:指事物围绕在一起,循环不已。
有神(yǒu shén)的意思:指有神奇的力量或者有非凡的才能。
愿言(yuàn yán)的意思:指心中所愿的话语或要表达的意思。
载笔(zǎi bǐ)的意思:用笔写字或画画。
仁智乐(rén zhì lè)的意思:仁、智、乐三个字的结合,表示一个人具备仁爱之心、智慧和快乐的境界。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刘攽在宋朝时期对新建西池的赞美与欣赏。诗中以“清源注长波”开篇,形象地描绘了水波的清澈与延展,随后通过“泓澄鉴群物”进一步强调了水池的清澈透明,能够映照万物。接着,“旱岁未尝减,隆冬方可爱”两句,表达了水池在干旱之年不减水量,在寒冷冬季反而更显珍贵的美好景象。
“传云五龙旧,疑有神物在”则引入了神话色彩,传说中五龙曾在此地活动,暗示着水池可能蕴含神秘力量或灵性。然而,“惜此去人近,久随荆棘废”又表达了对水池因靠近人类居住区而被荒废的惋惜之情。
接下来,“赏心一朝同,版筑四面会”描述了诗人与友人在水池边聚会的喜悦场景,共同欣赏美景。“凿池两汉集,抗榭群山对”则描绘了水池与周围山景的和谐之美,以及在池畔建造亭台楼阁的情景。
“种花渐成蹊,栽竹俄自倍”表现了随着时间推移,池畔植物逐渐繁茂,形成了小径和竹林。“荷芰入四邻,鸥鸟盈千辈”则生动描绘了荷花、菱角生长茂盛,鸥鸟聚集的生动画面。
“鱼游明镜中,人语红尘外”将鱼儿在清澈如镜的水中自由游弋与喧嚣的人间形成对比,突出了水池的宁静与美好。“眷兹仁智乐,况乃登临最”表达了诗人对水池的喜爱与赞美,认为这里是仁者智者享受乐趣的最佳之地。
最后,“沧浪欢濯缨,药饵劝飞盖”引用典故,表达了诗人希望在水池边洗涤心灵,享受自然之美的愿望。“讼閒固材胜,神逸自形泰”则体现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认为在无争的环境中,身心都能得到放松与解脱。“愿言载笔间,屡得从公迈”则是诗人表达希望继续记录并分享这份美好,与友人一同享受这份宁静与快乐的愿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新建水池的描绘,展现了自然之美、人文之乐以及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充满了诗意与哲思。
破山之麓兴福寺,庭有双珠树。
状为缨络抱佳趣,上有虬干干青云,下有垂条苍苍拂行路。
传闻植自齐梁间,龙山北涧诗未删。
名贤新声更间起,野人对此怡心颜。
兹树笃生有妙理,左兮开花右结子。
山鸟不敢巢其巅,猿猱鼷鼠不敢穴其里。
岂曰硕果宜留存,天地亦若为尔培灵根。
或欲斩其根,披其枝,当风杂叠摧烧之。
树若有灵听我前致词,泰山山头千尺松,只今已受秦皇封。
斧斤柯石遍海内,尔树安得仍以不材终。
君不见七星坛前七株桧,昭明手泽今何在。
又不见三峰数仞丹桂花,可怜劖削无萌芽。
万物成毁固有数,生无挂碍死无怖。
尔住四高僧前千百年,闻吾此言当恍然。
《破山璎珞树歌》【清·陈瑚】破山之麓兴福寺,庭有双珠树。状为缨络抱佳趣,上有虬干干青云,下有垂条苍苍拂行路。传闻植自齐梁间,龙山北涧诗未删。名贤新声更间起,野人对此怡心颜。兹树笃生有妙理,左兮开花右结子。山鸟不敢巢其巅,猿猱鼷鼠不敢穴其里。岂曰硕果宜留存,天地亦若为尔培灵根。或欲斩其根,披其枝,当风杂叠摧烧之。树若有灵听我前致词,泰山山头千尺松,只今已受秦皇封。斧斤柯石遍海内,尔树安得仍以不材终。君不见七星坛前七株桧,昭明手泽今何在。又不见三峰数仞丹桂花,可怜劖削无萌芽。万物成毁固有数,生无挂碍死无怖。尔住四高僧前千百年,闻吾此言当恍然。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3867c6dcb4149b01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