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避暑(bì shǔ)的意思:避暑指的是为了避免炎热天气而采取措施,通常指到凉爽的地方度过夏天。
常与(cháng yǔ)的意思:经常在一起;经常配合
待时(dài shí)的意思:等待时机的到来,不急于行动。
调舌(tiáo shé)的意思:调整言辞,改变说话方式。
分付(fēn fù)的意思:分派任务或责任
光应(guāng yìng)的意思:指只看到表面现象而未能看到问题的本质和真相。
好在(hǎo zài)的意思:幸亏;庆幸;值得庆幸的是。
驾言(jià yán)的意思:指掌握言辞技巧,能够巧妙地运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意思。
岚光(lán guāng)的意思:指山间云雾散开后,阳光透过云雾洒在山间的景象。比喻事物显露出来的样子。
三春(sān chūn)的意思:指春天的三个月,比喻事物兴盛的时候。
山禽(shān qín)的意思:山禽指的是栖息在山中的禽鸟,用来比喻人在逆境中坚韧不拔,不畏艰难困苦的精神。
时巡(shí xún)的意思:时光流转,岁月更迭。
首夏(shǒu xià)的意思:指夏季的开始或初夏时节。
为因(wéi yīn)的意思:为了某个原因或目的
心期(xīn qī)的意思:心愿、志向。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静宜园中避暑时的所见所感,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首句“心期常与静为因”,表达了作者内心深处对于宁静的追求和向往,认为心灵的平静是与静谧环境相辅相成的。接着,“却笑非能常静人”一句,以反问的形式,暗示了世间多数人难以长久保持内心的宁静,引出下文对静宜园中短暂闲暇时光的珍惜。
“暂遣馀閒来首夏,久抛绝胜阅三春。”这两句描述了作者在初夏时节,暂时放下繁忙,来到静宜园享受难得的宁静时光,与春天的繁华形成对比,突出了初夏季节的清新与宁静之美。
“山禽隐树能调舌,野蝶穿花不带尘。”这两句细致地描绘了园中生机勃勃的景象。山中的鸟儿在树间鸣叫,声音清脆悦耳;野蝶在花间穿梭,它们的翅膀上没有沾染尘埃,展现出自然界的纯净与和谐。
最后,“分付岚光应好在,驾言避暑待时巡。”表达了作者对园中美好景色的留恋,以及期待再次前来避暑的心愿。岚光,指的是山间的雾气或云彩,这里象征着园中景致的美丽与神秘。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作者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之情。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移舟簟溪眺蜜岩
山意老防瘦,散作披麻皴。
蜂声索暗雨,鱼气蒸明云。
碧萝醉宜月,桃花梦当春。
虹带垂水湔,玉髻抱烟瞋。
此秀古已饷,其丽迥难群。
夙知岚翠间,石室多藏真。
绿薤宛委书,朱检岣嵝文。
洞撷琅风虚,似有丝竹闻。
颇期发天秘,观理希所欣。
凡浊惭未除,霞想空郁湮。
后无米行
囊钱日减馀空绳,安能猝办三五升?
过门风香邻饭熟,独立吾餐远岚绿。
岚绿不润枯面黄,江声来搅饥时肠。
老乌雏乌各抱命,天海迥然渟夕光。
廿年太平作穷士,瘦硬能持骨未死。
佣书苦等歧路羊,赁舂羞为入圈豕。
生平慷慨裘马客,散处人间堪偻指。
岂真兵火阻存亡,寄慰蓬蒿无一纸。
吁嗟乎,饥亦不足忧,饥亦不为饱者羞。
日饱粱肉无远谋,何如夷齐葬身首阳下,清名万古常传留,萧然薇蕨空山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