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闻邻子说果见,夜闻噭哮竦毛发。
耸躯哆吻首闯地,瞋目耽耽两杯凸。
《虎来》【明·沈周】成化十一年九月,讹言虎至争慌惚。我谓虎至岂水乡,况少荡翳与林樾。前村渐报咥老翁,西村少年扑见骨。未昏家家栅猪犬,四邻缓急莫相越。昨闻邻子说果见,夜闻噭哮竦毛发。起从壁孔稍窥觇,恰有微月映屋缺。翻乌骇雀不安树,偃草落叶悲风发。阔行卓尾自破来,意搏不得怒气勃。耸躯哆吻首闯地,瞋目耽耽两杯凸。侵朝出门迹宛在,湿泥载途五爪没。口中且言尚惊怕,转首四顾疑冲突。呜呼猛兽猛不知,平郊独行无乃忽。人稠地局势无比,众眼不甘留突兀。其中岂无冯妇者,攘臂敢前何不蹶。弯弧倘有裴将军,老命须臾应弦殁。不如徙恶南山深,安我民心汝安窟。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26667c67af5a6d88612.html
悲风(bēi fēng)的意思:形容悲伤凄凉的风声。
不如(bù rú)的意思:不如表示不如何,不及,不如何好。
不甘(bù gān)的意思:不愿意接受或忍受某种不公平或不满意的事情,内心不甘心。
不得(bù dé)的意思:不能,禁止,不允许
不安(bù ān)的意思:形容心情不安,焦躁不安的样子。
成化(chéng huà)的意思:指事物的发展或进展达到某个阶段或状态。
冲突(chōng tū)的意思:指两个或多个因利益、意见、观点等不同而产生的矛盾、争执或对立。
出门(chū mén)的意思:离开家门,外出
耽耽(dān dān)的意思:形容迟延、拖延的样子。
独行(dú xíng)的意思:独自行动,不依赖他人。
讹言(é yán)的意思:指虚假的言辞或谣言,以欺骗他人或达到某种目的。
冯妇(féng fù)的意思:指一个人过于贫穷,连自己的衣食都无法满足的状态。
风发(fēng fā)的意思:形容人精神焕发、容光焕发。
何不(hé bù)的意思:表示提出建议或劝告,意思是为什么不去做某件事情。
缓急(huǎn jí)的意思:指对事情的处理要根据情况的紧急程度来决定,不可以操之过急或拖延。
慌惚(huāng hū)的意思:形容心神不定,慌乱无措。
昏家(hūn jiā)的意思:指昏迷不醒、神志不清的状态,也可用来形容对事物的判断力迟钝。
家家(jiā jiā)的意思:指家家户户、每家每户。表示普遍、广泛。
将军(jiāng jūn)的意思:指军队中的高级指挥官,也可用来形容勇敢、有能力的领导者。
惊怕(jīng pà)的意思:极度害怕或惊恐。
九月(jiǔ yuè)的意思:九月是农历的第九个月,意味着秋季的开始。在成语中,九月常常表示事物的成熟、收获和转折。
局势(jú shì)的意思:指某个地区或某个领域的形势、情况或态势。
窥觇(kuī chān)的意思:偷窥、观察别人隐私
老翁(lǎo wēng)的意思:老年男子
老命(lǎo mìng)的意思:指生命的力量或命运的力量。
林樾(lín yuè)的意思:指树木茂盛、林木繁荣的景象。
落叶(luò yè)的意思:比喻离开家乡或离开原处后,最终回到自己的家乡或原处。
毛发(máo fà)的意思:指微小的功绩或微不足道的贡献。
猛兽(měng shòu)的意思:指凶猛的野兽。比喻凶猛的人或事物。
民心(mín xīn)的意思:指人民的心意、民众的情感。
南山(nán shān)的意思:指的是南方的山,也可泛指高山。
怒气(nù qì)的意思:形容非常生气或愤怒的样子。
其中(qí zhōng)的意思:表示在众多事物中的一部分或一个选项中。
攘臂(rǎng bì)的意思:指挥军队,振臂高呼,表示士气高昂,准备战斗。
少年(shào nián)的意思:指年纪轻的男孩子或青年人。
十一(shí yī)的意思:指十一月,也指国庆节。
水乡(shuǐ xiāng)的意思:指水道纵横、水系发达的乡村或地区。
四邻(sì lín)的意思:指周围的邻居或附近的人。
四顾(sì gù)的意思:四处看望、环顾四周
突兀(tū wù)的意思:形容突然出现或独立于周围环境之外,显得突出而不协调。
弯弧(wān hú)的意思:形容事物曲折,不直接。
微月(wēi yuè)的意思:指月亮刚刚出来或者快要消失的时候,形状较小的月亮。
呜呼(wū hū)的意思:表示悲伤、叹息、哀悼之情。
无乃(wú nǎi)的意思:表示事情的结果出乎意料,与预期相反。
无比(wú bǐ)的意思:非常、极其,用来形容某种程度超过一切可比较的限度。
西村(xī cūn)的意思:指离家远的地方。
相越(xiāng yuè)的意思:指互相超越、相互竞争。
须臾(xū yú)的意思:极短的时间;片刻
偃草(yǎn cǎo)的意思:指隐藏身份,保持低调,不引起注意。
应弦(yīng xián)的意思:指乐器弦上的音符被弹奏后,立即发出声音,比喻对号入座,应声而动。
载途(zài tú)的意思:指承载着未来前景、希望和成就的道路或途径。
转首(zhuǎn shǒu)的意思:转首是指头部转动,通常用来形容人的目光、视线转动的动作。
这首明代诗人沈周的《虎来》描绘了成化十一年九月乡村中一场因虎患引发的恐慌。诗中通过细致的叙述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村民面对老虎来袭时的慌乱与应对。诗人首先质疑虎为何会出现在水乡,并指出平时宁静的环境被打破,老翁被噬,少年勇敢出击,家家户户加强防护。夜晚,虎啸声令人毛骨悚然,月光下虎的形态狰狞可怖。清晨,虎的足迹清晰可见,人们仍心有余悸。诗人感叹猛兽的凶猛,质疑人类为何不能团结一致对抗,暗示如有像裴将军那样的英勇人物,虎患或许能解。最后,诗人提出将虎赶往深山以保民安宁,也暗示了对个体力量的无力感。整首诗寓言性强,反映了人们对未知威胁的恐惧以及对集体力量的期待。
金谷草离离,绿珠魂已蛰。
石崇虽富贵,一散不可集。
丝亦不须悲,岐亦不须泣。
竹林诸逸士,以醉名自立。
匏弦且为乐,惜此光景急。
土人劝我勤,朱紫当早拾。
革性以从容,矫揉未易入。
木散姑自全,宁求斧斤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