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百二(bǎi èr)的意思:形容非常聪明、机智。
不平(bù píng)的意思:指不公平、不公正的情况或心理状态。
长使(cháng shǐ)的意思:长时间担任使命或职责。
楚声(chǔ shēng)的意思:楚国的声音,指楚国的声威和名誉。
汉祖(hàn zǔ)的意思:指古代中国的始祖,也指自己的祖先。
江渡(jiāng dù)的意思:指渡过江河,比喻克服艰难困苦,取得成功。
马台(mǎ tái)的意思:指马蹄踏脚,比喻人才出众,有特殊的才能。
旆旌(pèi jīng)的意思:指旗帜、旌旗。也用来形容威风凛凛的样子。
三齐(sān qí)的意思:指三者同时达到同一水平或程度,形容事物完美无缺。
山河(shān hé)的意思:指国家的疆土和领土。
乌江(wū jiāng)的意思:指黑暗、险恶或困难的境地。
戏马(xì mǎ)的意思:形容人或物被人任意摆弄、戏弄,失去自主权。
项王(xiàng wáng)的意思:指自视过高、目中无人的人。
英雄(yīng xióng)的意思:指勇敢、有胆识、有才干的人。
月明(yuè míng)的意思:形容月亮明亮照耀的夜晚。
自弃(zì qì)的意思:指一个人自己放弃自己,不再有信心或毅力去做某件事情。
子弟(zǐ dì)的意思:指年轻一代,尤指学生。
戏马台(xì mǎ tái)的意思:指虚构的、不真实的事物或场景。
百二山河(bǎi èr shān hé)的意思:形容山河众多,数量庞大。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彭城的历史场景,充满了对古代英雄的感慨与怀旧之情。首联“戏马台前拥旆旌,三齐才破到彭城”以戏马台为背景,展现了项羽攻破三齐后,气势如虹,直抵彭城的壮阔场面。接着,“项王帐底犹虞舞,汉祖军中尽楚声”两句,对比了项羽和刘邦的军队氛围,项羽帐下尚有虞姬之舞,而刘邦军中则弥漫着楚地的音乐,暗示了两位英雄的不同性格与命运。
“百二山河功自弃,八千子弟势都倾”则表达了对项羽失败的惋惜,他拥有险固的山河,却因轻敌自大而功败垂成;麾下的八千子弟也最终兵败如山倒。最后,“月明闲却乌江渡,长使英雄恨不平”以月夜下的乌江渡口为画面,渲染出一种凄凉与悲壮的气氛,乌江渡口的宁静反衬出英雄末路的无奈与不甘,让读者不禁为之动容,感叹英雄的悲剧命运。整首诗通过对比与象征的手法,深刻揭示了历史的变迁与英雄的宿命,引人深思。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 诗词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