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般若(bō rě)的意思:指智慧、智慧的根源。也用来形容人的智慧深厚。
差别(chā bié)的意思:指事物之间的不同之处或差异。
处处(chǔ chù)的意思:处处意指“到处、各处”,表示某事物或某种情况在各个地方都存在或普遍存在。
法界(fǎ jiè)的意思:法界指的是佛教中的世界,也可引申为事物的范围或界限。
高峰(gāo fēng)的意思:高峰指的是山峰的顶端,也引申为事物的巅峰或顶点。
浩浩(hào hào)的意思:形容水势或声势非常宏大、浩大。
人天(rén tiān)的意思:指人与天地之间的关系,表示人类与自然界的紧密联系。
十方(shí fāng)的意思:指东、南、西、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上、下十个方向,表示广泛、无所不在。
显扬(xiǎn yáng)的意思:显扬表示显露出来,表现出来,形容光明正大,毫不隐讳。
纵横(zòng héng)的意思:指能够在各种情况下灵活应对、自如行动的能力或者人物。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德韶所作的颂,以佛教的智慧"般若"为主题,展现了佛法的广大和普适性。首句"暂下高峰已显扬",比喻佛法如高山上之明珠,即使暂时从深奥中显现,其光辉依然耀眼。"般若圜通遍十方","般若"象征智慧,"圜通"意指无边无际,强调智慧无所不在,涵盖宇宙四方。
接下来两句"人天浩浩无差别,法界纵横处处彰",进一步阐述了佛法的平等观,认为无论是人间还是天界,众生在佛的智慧面前都是平等的。"法界"指的是佛法所涵盖的一切世界,"纵横处处彰"则表明这种智慧在世间各处都清晰地展现出来。
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表达了佛法的普遍性和智慧的力量,体现了释德韶对佛教教义的深刻理解和独特见解。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沈母篇为萧山令沈广乘年兄赋
女霜五月流空槛,碧海无波白日敛。
赎得遗编苦教儿,泪作笔花血作点。
头白眼酸轲名立,部疏得报温纶及。
转将深痛畏儿知,当面堆欢背面泣。
湘湖水白萧山青,花光云片满公庭。
惭无一钱将供母,闭门亲写法王经。
德州舟中清明
俯仰一小笼,焉知弦朔易。
空里跃红妆,始觉清明至。
累累乌角丸,浊香满唐肆。
麦苗鬖马騣,高低叠青翠。
柳嫩碧芽馨,泉煖土膏腻。
空郊逢醉娘,鞦断红衫坠。
客中觅旧题,开卷省前事。
梦里别杭州,一枕西湖泪。
湖上别同方子公赋·其二
望望鄂公坟,石龟与人齐。
冢前方丈土,浇酒渥成泥。
虽知生者乐,无益死者啼。
如彼坟前马,张吻不能嘶。
天地入海劫,志士合鸾栖。
曷为近汤火,为他羊与鸡。
孤山梅处士,事业未曾低。
西陵倡家女,松柏夹广蹊。
红粉是活计,山花足品题。
奚折稣公柳,策马度花堤。
- 诗词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