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疏茅送月,壁密荻分霜。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残更(cán gēng)的意思:指夜晚已经很深了,但仍有人在唱歌、吹奏乐器等活动。
朝阳(zhāo yáng)的意思:指太阳升起的方向,也指希望、兴盛、新生、向上的象征。
分外(fèn wài)的意思:特别,非常
趺坐(fū zuò)的意思:指盘腿坐下,双脚交叉放在大腿上。
来早(lái zǎo)的意思:指某人到达某地或某事发生得太早,不合时宜。
暖寒(nuǎn hán)的意思:暖寒意指给人温暖和关怀,使人感到舒适和安慰。
上策(shàng cè)的意思:指在处理问题或面对困境时,选择最明智、最有效的方法或策略。
外荒(wài huāng)的意思:指远离城市、人烟稀少的地方。
无上(wú shàng)的意思:极高、极大或极度,无可超越。
晓光(xiǎo guāng)的意思:指黎明时分的光亮,比喻新的一天的开始或新时代的到来。
一路(yí lù)的意思:一直、一同的意思,表示在某个过程或者行动中持续不断,没有中途停顿或改变。
- 翻译
- 沿途都显得寂静,蓝色的坑洼特别荒凉。
稀疏的茅草屋送出月色,密集的芦苇墙上分落着霜华。
病痛的脚趾催促我盘腿而坐,深夜的更声嫉妒黎明的曙光。
面对寒冷与温暖无良策,只能期待明日清晨的朝阳带来希望。
- 注释
- 岑寂:形容环境非常安静,空旷寂寞。
蓝坑:可能指蓝色的水坑或洼地,形容景色荒凉。
茅送月:茅草屋漏出的月光,形象地描绘夜晚景象。
荻分霜:芦苇上的霜像被分开一样,暗示季节寒冷。
病趾:指因病而疼痛的脚趾。
趺坐:盘腿而坐,佛教禅修常用姿势。
残更:夜深时的更声,接近天亮前的时间。
晓光:黎明的光线,象征希望的到来。
暖寒:指冷暖变化,这里暗指生活中的困苦和舒适。
朝阳:早晨的太阳,寓意新的一天和新的希望。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幽静而偏远的自然环境和简朴的农居生活。"一路都岑寂,蓝坑分外荒"表达了诗人途经的地方荒凉且不为人知,"屋疏茅送月,壁密荻分霜"则描绘出小民居所特有的景象:稀疏的屋顶透过草笛让月光渗入,墙壁紧闭以抵御严寒,每一处都细腻地展现了农家生活的质朴和宁静。"病趾催趺坐,残更妒晓光"则传达出诗人因身体不适而不得不提前结束劳作,珍惜那有限的早晨阳光。这一切都透露出一种对简约自然生活的向往。
在这首诗中,杨万里以其深厚的情感和细腻的笔触,将蓝坑小民居的平凡景象描绘得如此生动,读者仿佛也能感受到那份远离尘世、与自然息息相关连的宁静与舒适。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舟次繁昌阻风戏作
江湖五月南风生,北船迟滞南船行。
南人多在北船上,日日思家万里情。
起来搔首与天语,愿得广莫良风至。
人皆笑我违天时,我愿彼苍从人意。
韩子讼词苦无端,郑弘隆德终能济。
寄奴登舟风亦转,坡老掷珓风亦还。
宫亭之神分上下,个个使船郊使马。
风兮风兮听我语,从我之意解人苦。
晨转北兮暮转南,两两平分谁恼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