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二(bù èr)的意思:独一无二,没有第二个
春云(chūn yún)的意思:春天的云彩。比喻美好的景象或充满希望的事物。
二文(èr wén)的意思:指文章或言辞通顺、文采斐然。
高山(gāo shān)的意思:高大的山峰,喻指高度、水平、境界等方面达到极点。
赓载(gēng zǎi)的意思:形容文章或论述内容丰富,信息量大。
况复(kuàng fù)的意思:况复是一个古代汉语成语,意为“况且还有”,表示一种进一步的陈述或补充。
民力(mín lì)的意思:指民众的力量,也可指国家的实力。
拟议(nǐ yì)的意思:拟议是指对某个问题或计划进行初步讨论、考虑和研究。
攀跻(pān jī)的意思:指努力爬升、追求更高的地位或境界。
岂必(qǐ bì)的意思:用于反问,表示事情并非一定如此。
山游(shān yóu)的意思:指在山中游玩观赏风景。
文殊(wén shū)的意思:指人的智慧和才学,也指人的头脑聪明。
奚容(xī róng)的意思:指言辞、容貌等美丽动人。
恤民(xù mín)的意思:关心百姓,怜悯民众。
游目(yóu mù)的意思:指眼睛能够自由地观察周围的景物。
犹然(yóu rán)的意思:仍然、依旧
- 鉴赏
此诗《寄题北台叠旧作北台眺望恭依皇祖元韵(其二)》由清朝诗人弘历所作。诗中描绘了作者在北台上远眺的景象,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与对民生的关注。
首句“高山游目足,岂必重攀跻”以“高山”象征高远的境界或理想,表达了一种超越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态度。“游目”则展现了作者在高处俯瞰大地的豪情,而“岂必重攀跻”则暗示了不必通过艰难的努力才能达到这一境界,体现了对自然美景的直接享受和心灵的自由。
接着,“昨雪犹然积,春云况复低”两句描绘了北台上的雪景和春云,通过“积雪”与“低云”的对比,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充满生机的氛围。这里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美丽,也暗含了时间的流转和季节的变化。
“事关恤民力,韵赓载尧题”则转向了对民生的关注。诗人提到“恤民力”,即关心百姓的劳苦,体现了古代士大夫阶层对于社会责任的担当。同时,“韵赓载尧题”可能是指继承并发扬古代圣贤的仁政思想,强调了道德与治理的重要性。
最后,“不二文殊法,奚容拟议齐”两句表达了对佛法的理解和对世间万物平等的思考。文殊菩萨是佛教中的智慧之神,此处“不二法门”意味着佛法的真理是唯一的,不可分割,也不可与世俗的观念相比较。这反映了诗人对佛法深刻的理解以及对宇宙真理的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赞美,更体现了其对社会民生的关怀以及对佛法的深刻领悟,是一首富有哲理和人文关怀的作品。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先两月常乘涨访桃源主人不遇题名抱犊门而返复用前韵补阙
老松作涛竹作浪,桃花源头水新长。
两浆船子一老公,青瑶历历寅缘上。
此日思君君不知,访柳寻花成独往。
抱犊门前题鸟归,渔歌何处闹斜晖。
枯槎斫岸走蜥蜴,汎梗挂树蹲伊威。
榻悬谁下南州士,咄咄空高湖海气。
休将项领啖名儿,玷我老缺残牙齿。
山阴雪棹亦复烦,白云为你长飞翻。
欲问西园招隐意,溪花能笑鸟能言。
题陆叔平虎丘图周公瑕有诗
曾为虎丘主,惯蹑虎丘山。
踞石了公牒,呼僧款客关。
但寻花影对,常载月明还。
溪绿娇文縠,烟容矗玉鬟。
双龙长翳蚀,一壑自潺湲。
酒散鸟常狎,诗成云共閒。
布金登小果,就禄奉慈颜。
披图因泚笔,往迹梦中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