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意》全文
- 鉴赏
这首诗名为《别意》,是明代诗人李攀龙所作。诗中描绘了送别的情景,充满了离愁别绪。
“朝来送归客”,清晨时分,送行的人们聚集,为即将远行的旅人准备。这里的“归客”既指即将离开的人,也暗含着对未来的期待与不舍。
“复此长河湄”,长河之畔,再次成为离别的地点。长河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延续,而“湄”则指河流的边缘,常用来形容送别之地,增添了一种凄美的氛围。
“立马折杨柳”,在送别之际,人们常常会折取杨柳枝作为赠别之物。杨柳在中国文化中寓意着离别与思念,折柳相赠,寄托了对友人的深深祝福与不舍之情。
“已无前日枝”,与前日相比,眼前的杨柳枝已经不再如初。这不仅是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也是对离别之痛的直接表达。前日的枝叶繁茂,象征着相聚的美好;而今日的枝条稀疏,预示着离别的哀伤。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将送别的情感表现得淋漓尽致,既有对未来的憧憬,又有对过去的怀念,情感丰富,意味深长。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题僧房(一作题慈恩寺振上人院)
披衣闻客至,关锁此时开。
鸣磬夕阳尽,卷帘秋色来。
名香连竹径,清梵出花台。
身在心无住,他方到几回。
送张丞归使幕(一作张继诗)
独受主恩归,当朝似者稀。
玉壶分御酒,金殿赐春衣。
拂席流莺醉,鸣鞭骏马肥。
满台簪白笔,捧手恋清晖。
送郑员外(郑时在熊尚书幕府)
风流不减杜陵时,五十为郎未是迟。
孺子亦知名下士,乐人争唱卷中诗。
身齐吏部还多醉,心顾尚书自有期。
要路眼青知己在,不应穷巷久低眉。
奉送王相公缙赴幽州巡边(一作张继诗)
黄阁开帷幄,丹墀侍冕旒。
位高汤左相,权总汉诸侯。
不改周南化,仍分赵北忧。
双旌过易水,千骑入幽州。
塞草连天暮,边风动地秋。
无因随远道,结束佩吴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