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别意》
《别意》全文
明 / 李攀龙   形式: 五言绝句  押[支]韵

朝来归客,复此长河湄。

立马杨柳,已无前日枝。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长河(cháng hé)的意思:指长长的河流,比喻时间或历史的长久流转。

朝来(zhāo lái)的意思:指事物逐渐变好或发展的趋势。

归客(guī kè)的意思:指返乡的旅客或回归的人。

立马(lì mǎ)的意思:立即、马上

前日(qián rì)的意思:指过去的某一天,特指前一天或前几天。

无前(wú qián)的意思:没有前人,指没有前辈或前例可循。

杨柳(yáng liǔ)的意思:杨柳是指杨树和柳树,用来形容柔软、婉约的女子。

折杨(shé yáng)的意思:指砍伐杨树,比喻毁灭、摧毁。

折杨柳(shé yáng liǔ)的意思:指人的意志坚定,不易动摇。

鉴赏

这首诗名为《别意》,是明代诗人李攀龙所作。诗中描绘了送别的情景,充满了离愁别绪。

“朝来送归客”,清晨时分,送行的人们聚集,为即将远行的旅人准备。这里的“归客”既指即将离开的人,也暗含着对未来的期待与不舍。

“复此长河湄”,长河之畔,再次成为离别的地点。长河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延续,而“湄”则指河流的边缘,常用来形容送别之地,增添了一种凄美的氛围。

“立马折杨柳”,在送别之际,人们常常会折取杨柳枝作为赠别之物。杨柳在中国文化中寓意着离别与思念,折柳相赠,寄托了对友人的深深祝福与不舍之情。

“已无前日枝”,与前日相比,眼前的杨柳枝已经不再如初。这不仅是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也是对离别之痛的直接表达。前日的枝叶繁茂,象征着相聚的美好;而今日的枝条稀疏,预示着离别的哀伤。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将送别的情感表现得淋漓尽致,既有对未来的憧憬,又有对过去的怀念,情感丰富,意味深长。

作者介绍
李攀龙

李攀龙
朝代:明   号:沧溟   籍贯:历城(今山东济南)   生辰:1514—1570

李攀龙(1514年5月12日—1570年9月18日),字于鳞,号沧溟,山东济南府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二十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长于七言近体,但后人也批评他的诗歌为“瞎唐诗”。
猜你喜欢

题僧房(一作题慈恩寺振上人院)

披衣闻客至,关锁此时开。
鸣磬夕阳尽,卷帘秋色来。
名香连竹径,清梵出花台。
身在心无住,他方到几回。

(0)

送张丞归使幕(一作张继诗)

独受主恩归,当朝似者稀。
玉壶分御酒,金殿赐春衣。
拂席流莺醉,鸣鞭骏马肥。
满台簪白笔,捧手恋清晖。

(0)

华亭夜宴庾侍御宅(一作张继诗)

世故他年别,心期此夜同。
千峰孤烛外,片雨一更中。
酒客逢山简,诗人得谢公。
自怜驱匹马,拂曙向关东。

(0)

送郑员外(郑时在熊尚书幕府)

风流不减杜陵时,五十为郎未是迟。
孺子亦知名下士,乐人争唱卷中诗。
身齐吏部还多醉,心顾尚书自有期。
要路眼青知己在,不应穷巷久低眉。

(0)

奉送王相公缙赴幽州巡边(一作张继诗)

黄阁开帷幄,丹墀侍冕旒。
位高汤左相,权总汉诸侯。
不改周南化,仍分赵北忧。
双旌过易水,千骑入幽州。
塞草连天暮,边风动地秋。
无因随远道,结束佩吴钩。

(0)

汉宫曲二首

骏马绣障泥,红尘扑四蹄。
归时何太晚,日照杏花西。
绣幕珊瑚钩,春开翡翠楼。
深情不肯道,娇倚钿箜篌。

(0)
诗词分类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诗人
白玉蟾 赵熙 洪咨夔 李曾伯 王绂 赵孟頫 杜牧 黄遵宪 曹植 魏了翁 王禹偁 薛蕙 洪适 王之道 文天祥 林朝崧 李俊民 史浩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