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6日(农历三月十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题赵承旨竹石图》
《题赵承旨竹石图》全文
明 / 杨性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寒]韵

错刀光彩照琅玕,龙影常从石上看。

六月酒醒开草阁,满天风露作秋寒。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彩照(cǎi zhào)的意思:指色彩斑斓、绚丽多彩的照片或图画。

常从(cháng cóng)的意思:常常效法、学习。

风露(fēng lù)的意思:指春天的风和露水,比喻时光的流逝和事物的变迁。

光彩(guāng cǎi)的意思:形容光辉、荣耀、美丽等光彩夺目。

酒醒(jiǔ xǐng)的意思:酒醒是指喝酒后醒悟过来,也用来形容一个人经历了一段困惑或迷茫后重新清醒过来,意识到自己的错误或现实情况。

琅玕(láng gān)的意思:形容珍贵、美好的东西。

六月(liù yuè)的意思:形容天气异常寒冷,与季节不符。

满天(mǎn tiān)的意思:形容数量多得像漫天飞舞一样。

天风(tiān fēng)的意思:指正直、公正、无私的风气和作风。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竹石图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竹子与石头的和谐共生,以及在特定情境下所营造出的独特氛围。

首句“错刀光彩照琅玕”,以“错刀”比喻竹子,巧妙地将竹子的光泽与宝剑的光芒相联系,不仅突出了竹子的坚韧与高洁,也赋予了画面以动态感和视觉冲击力。“琅玕”则借指竹子,此处用以形容竹子的光华璀璨,仿佛是自然界的珍宝。

次句“龙影常从石上看”,通过想象中的龙影与石头的结合,进一步丰富了画面的意境。龙在中国文化中象征着力量、尊贵和变化,而其与石头的互动,既体现了自然界的和谐共生,又暗示了竹子坚韧不拔的精神如同龙一般,能够在任何环境中展现出其独特的魅力。

第三句“六月酒醒开草阁”,描绘了一个夏日午后的情景,诗人似乎在享受着清凉的酒后,打开草屋的门扉,迎接微风与露水。这一细节不仅增添了生活的气息,也暗示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切感受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最后一句“满天风露作秋寒”,通过“风露”和“秋寒”的描绘,营造出一种清冷而深邃的氛围。尽管此时正值炎夏,但诗人的内心却仿佛感受到了秋天的凉意,这既是对竹石图中静谧景象的呼应,也是诗人情感的投射,表达了他对自然之美和内心宁静的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竹石图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自然界的和谐之美,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生活、自然和内心世界的深刻感悟。

作者介绍

杨性
朝代:明

猜你喜欢

居厚弟和七十四吟再赋·其七

光尧仓卒幸山阴,或者讹传跸再临。

长算决于春思殿,捷书来自杀胡林。

奔逃尤甚骑猪窘,惩创从前饮马心。

强作凯歌殊下俚,不如商颂有遗音。

(0)

李园有怀孚若

曾与山公醉不归,李园水竹尚依稀。

钿车疾取春莺唱,铁笛潜惊宿鸟飞。

昔把蟹螯同酒盏,今持马策叩城扉。

溪头一片无情月,偏照愁人泪满衣。

(0)

观元祐党籍碑

岭外瘴魂多不返,冢中枯骨亦加刑。

稍宽末后因奎宿,暂仆中间得彗星。

蚤日大程知反覆,莫年小范要调停。

书生几点残碑泪,一吊诸贤地下灵。

(0)

次韵君节秘书三首·其一

甫登鳌顶浩然归,岂是区区较粟薇。

纵使吠声杂尧桀,可无直笔辨聃非。

雷音首占第一义,黛色终当四十围。

想见朝阳鸣未已,在岐山下莫高飞。

(0)

次韵二首·其一

老懒尤于笔砚疏,难陪骑省赋闲居。

去周柱下谁为史,传邺侯家尚有书。

台馈不烦公粟肉,户租难办客车鱼。

侧旁万一邻堪买,便拟诛茅近太初。

(0)

再和宿囊山三首·其一

恰似病沙门退院,又如老禅录归农。

素无才调宴三阁,不愿歌词传六宫。

万首漏名宗派里,百年占籍醉乡中。

暮龄喜共樵夫语,懒与诸儒论异同。

(0)
诗词分类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诗人
周行己 周伯琦 陈洵 释广闻 申佳允 程通 许月卿 孟洋 赵汝燧 董俞 陶弼 梁兰 方千里 刘跂 释行海 王阮 释月涧 李道纯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