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此君(cǐ jūn)的意思:指某个人或事物非常突出、出众。
何处(hé chǔ)的意思:指不确定的地方或未知的位置。
两地(liǎng dì)的意思:指两个地方或两个地区之间的距离很远,或者指两个人或两个团体之间的关系疏远。
茅竹(máo zhú)的意思:茅竹是指茅草和竹子,代表了贫苦之家的住所。
平生(píng shēng)的意思:指一个人一生的时间。
清风(qīng fēng)的意思:指清新、舒适的风。比喻清新的气息或环境。
如云(rú yún)的意思:形容数量多,多得像云一样。
市尘(shì chén)的意思:指世俗的尘嚣、浮躁的心态。
十年(shí nián)的意思:指时间长久,表示时间的长短。
霜筠(shuāng yún)的意思:霜筠指的是竹子的名字,比喻高雅纯洁的品质。
挑山(tiāo shān)的意思:比喻能力强,胆量大,勇于承担重任。
望夕(wàng xī)的意思:形容思念已久的人或事物。
吾道(wú dào)的意思:指自己的道理、原则、信仰等。也表示坚持自己的主张,不受他人影响。
西向(xī xiàng)的意思:指向西方发展,表示追求新的事物或改变现状的意愿。
夕曛(xī xūn)的意思:夕阳的余晖
须留(xū liú)的意思:必须停留或留下
真吾(zhēn wú)的意思:真实的自我,真实的本性
直节(zhí jié)的意思:直截了当地坚守正义、不屈服于外界压力。
-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邵宝所作的《谢冯佥宪移竹用李文正公韵》。邵宝以竹为喻,表达了对朋友深情厚谊的感激之情以及对竹子坚韧不拔、高洁品质的赞美。
首联“茅竹曾闻避市尘,十年两地不轻分”,开篇即以“茅竹”象征友谊,虽身处不同之地,却如同竹子般坚韧,不轻易分离,体现了深厚的情谊。
颔联“平生直节真吾道,何处清风不此君”,进一步赞颂了竹子的直率与高洁,无论在何种环境中,都能保持其清风般的品格,寓意着朋友间纯洁无瑕的友情。
颈联“自保霜筠青似玉,须留雨叶翠如云”,描绘了竹子在严寒霜雪中依然保持青翠如玉的色泽,在雨后更加绿意盎然,形象地表现了竹子的坚韧与生机,同时也暗喻了朋友间的友谊经得起时间与环境的考验。
尾联“数挑山土勤舆力,西向梁溪望夕曛”,则通过描述朋友为移竹所付出的努力,以及诗人对朋友的感激之情,表达了深厚的友谊如同山土般坚实,即使远隔千山万水,心中的感激之情也如同夕阳下的余晖,温暖而持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竹子的赞美,巧妙地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深情厚谊,以及对友谊长存的美好祝愿。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王述庵先生招集蒲褐山房观刘贯道兰亭禊饮图作歌
永和觞咏谁能继,蒲褐山房夜高会。
裙屐都饶历代风,风流本属王家事。
酒酣烛树光模糊,泼眼见此兰亭图。
悠然坐我此亭上,和风清气来吹嘘。
横绡七尺何不有,中山刘郎写生手。
名士争摹马渡馀,苦心为落龙眠后。
亭阴背山面流水,亭中主客竟谁是。
倚栏一老观鹅群,渺然若逢情所欣,吾知此是王右军。
一人偏右岸巾帻,若为苍生动颜色。
不丝不竹情不欢,此是东山谢安石。
一人据案坐上风,若欲自命为文雄,彷佛应是孙兴公。
当年作诗复作序,似在惨淡经营中。
其馀醉醒行坐乱无次,一一皆具点睛势。
或吟或饮或笑嘑,不一雷同各生气。
最后一客依修篁,拥虎皮坐神激扬。
脱非谢散骑,合是袁龙骧。
四十二人尽名彦,何必皆诗皆有传。
士女空誇洛水游,旌旗却笑华林宴。
古来文宴此独尊,亦凭此画方传神。
后来图裕陵,隆准日角龙为真。
真龙貌得犹易易,能貌此者嗟何人。
我闻伯驹先时亦有作,吾家文献叹错愕。
谓其铁毫微密极尽神,试较龙眠定何若。
那得三图风雨倏合并,各出精灵斗强弱。
不须望古穷幽探,筵前名士皆东南。
我公文章经济赫为盛时出,不比典午末造无益惟空谈。
后来好事作真迹,莫画当年尽今夕。
《王述庵先生招集蒲褐山房观刘贯道兰亭禊饮图作歌》【清·黄景仁】永和觞咏谁能继,蒲褐山房夜高会。裙屐都饶历代风,风流本属王家事。酒酣烛树光模糊,泼眼见此兰亭图。悠然坐我此亭上,和风清气来吹嘘。横绡七尺何不有,中山刘郎写生手。名士争摹马渡馀,苦心为落龙眠后。亭阴背山面流水,亭中主客竟谁是。倚栏一老观鹅群,渺然若逢情所欣,吾知此是王右军。一人偏右岸巾帻,若为苍生动颜色。不丝不竹情不欢,此是东山谢安石。一人据案坐上风,若欲自命为文雄,彷佛应是孙兴公。当年作诗复作序,似在惨淡经营中。其馀醉醒行坐乱无次,一一皆具点睛势。或吟或饮或笑嘑,不一雷同各生气。最后一客依修篁,拥虎皮坐神激扬。脱非谢散骑,合是袁龙骧。四十二人尽名彦,何必皆诗皆有传。士女空誇洛水游,旌旗却笑华林宴。古来文宴此独尊,亦凭此画方传神。后来图裕陵,隆准日角龙为真。真龙貌得犹易易,能貌此者嗟何人。我闻伯驹先时亦有作,吾家文献叹错愕。谓其铁毫微密极尽神,试较龙眠定何若。那得三图风雨倏合并,各出精灵斗强弱。不须望古穷幽探,筵前名士皆东南。我公文章经济赫为盛时出,不比典午末造无益惟空谈。后来好事作真迹,莫画当年尽今夕。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39967c680514c838765.html
- 诗词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