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香炉中余烟袅袅、半灰的状态,以及蜜蜂围绕花丛忙碌的情景,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充满生机的氛围。
首句“小炷博山鼎”,以“小炷”形容香炉中香料燃烧的量少,暗示香气淡雅;“博山鼎”则点明使用的是一种形状如博山的香炉,增添了古典雅致的气息。通过这一句,诗人将读者带入一个幽静的空间,让人感受到香烟轻拂的宁静与美好。
次句“半残心字灰”,描述香炉中的灰烬已成半残状态,形成“心”字的形状,既表现了时间的流逝,也寓意着内心的平静与专注。这一细节描写,不仅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细微之处的观察力,也体现了他对自然与内心和谐统一的追求。
第三句“游蜂何处客”,以“游蜂”比喻忙碌的访客,形象地描绘了蜜蜂在花间飞舞的情景。这里的“何处客”既指蜜蜂四处寻找花蜜的动态,也暗含了诗人对于访客或生命的流动性的思考,表达了对自然界生命力的赞美。
最后一句“应为百花来”,以蜜蜂为百花而来,巧妙地将蜜蜂的行为与花的美丽联系起来,暗示了自然界中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同时,这句话也蕴含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生命活力的颂扬。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香炉、灰烬、蜜蜂与花朵之间的和谐共生,传达了一种对自然美和生活哲理的深刻感悟。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送画史林虚白归屿南
佳君本是林泉客,花屿闲居乐虚白。
几年画里识君心,此日尊前见颜色。
兴来为写辋川图,烟光潭影相模糊。
不羡南宫称小米,更从物外惊方壶。
看君精艺有如此,何乃郁郁栖穷途。
悠悠世事东流水,欲向何门曳珠履。
梁苑歌钟久不闻,信陵宾客徒为尔。
白云望望频回首,说道家林别来久。
斗酒临岐且尽欢,殷勤更问重来不。
龙门行留别陈大因悼杨关西
枫林野水龙门道,海屿青冥秋浩浩。
沙头昏晓落寒潮,渡口寒暄自芳草。
芳草萋萋春复秋,来往行人应白头。
十年不醉龙门夜,此复经过愁更愁。
绿江沈沈泛轻舸,旅舍萧条独行坐。
秋风飒飒吹雁来,山叶飘飘向人堕。
元龙高楼谁复过,子云旧宅今如何。
年芳寂寞山花笑,往事凄凉野鸟歌。
此去伤心不能已,叹息人间秪如此。
词赋空留千万言,世人见如一杯水。
沦落天涯一遇君,龙门之下又离群。
那知别后芳山里,叫月清?谁忍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