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古砚》
《古砚》全文
明 / 张嗣纲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古砚传千载,英山石更奇。

水流鸲鹆眼,质润鸊鹈脂。

藏自焚书日,出逢布露时。

右军挥兔笔,应勒岘山碑。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布露(bù lù)的意思:揭露真相,公开事实。

焚书(fén shū)的意思:焚书指的是烧书,原指秦始皇统一六国后,焚烧了许多古代文献。后来,焚书成为指禁止读书、破坏文化和知识的行为。

鸲鹆(qú yù)的意思:形容人们互相模仿或相互学习的情况。

千载(qiān zǎi)的意思:千年的时间。

水流(shuǐ liú)的意思:指水的流动。

岘山(xiàn shān)的意思:指高山或险峻的山岭。也用来形容事物高耸、险峻。

右军(yòu jūn)的意思:指在军队中担任右翼的军队或部队。

鹆眼(yù yǎn)的意思:形容眼睛明亮而美丽。

自焚(zì fén)的意思:自己放火烧毁自己

鸲鹆眼(qú yù yǎn)的意思:形容眼睛明亮而有神采,像鸲鹆一样美丽。

岘山碑(xiàn shān bēi)的意思:指对人物行为或事物特点的极度赞美和歌颂。

鉴赏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张嗣纲所作,名为《古砚》。诗中通过对古砚的描绘,展现了其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质地之美。

首句“古砚传千载”,开篇即点明了古砚历经千年流传至今的珍贵历史价值。接着,“英山石更奇”一句,赞美了砚石出自英山,其质地更为奇特,暗示了古砚非凡的材质来源。

“水流鸲鹆眼,质润鸊鹈脂”两句,运用生动的比喻,描绘了砚石表面如同鸲鹆(一种鸟)的眼睛般细腻,质地则如同鸊鹈(一种鸟类)的油脂一般滋润,形象地表现了古砚的纹理与质感。

“藏自焚书日,出逢布露时”两句,通过对比,表达了古砚在历史变迁中的命运。它曾被藏匿于焚书的黑暗时期,又在布露的和平年代重见天日,象征着历史的沉浮与文化的传承。

最后,“右军挥兔笔,应勒岘山碑”一句,借用了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的故事,表达了对古砚的崇高敬意。王羲之曾以兔毫笔书写,而古砚作为承载书法艺术的载体,仿佛能与岘山碑上的文字相媲美,体现了其在文化史上的重要地位。

整首诗通过对古砚的细腻描绘和历史寓意的巧妙融入,不仅展现了古砚的物质之美,也寄托了诗人对于传统文化的深厚情感和对历史变迁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张嗣纲
朝代:明   字:效忠   籍贯:清远

张嗣纲,字效忠。清远人。少怀大志,及长,闭户潜修,于经史外,更习《六韬》《三略》。明神宗万历十六年(一五八八)、二十二年(一五九四)、二十五年(一五九七)连中三榜武魁。按例,官拜新安南头参将,年八十有五而卒。有《戈馀诗草》二卷。事见民国《清远县志》卷一〇。
猜你喜欢

思贤书院六首·其五息游所

白日下庭除,馀情动春斝。

鹤韵转悠然,江山入清夜。

(0)

阆园诗为豫章李太虚先生赋四首·其四

境逐沧桑换,身同诗卷留。

望云生绝壑,见月老寒湫。

道在心无染,名高世是求。

聊将少君隐,共赋鹿门游。

(0)

忆懿卿佩瑱两姑关中

秋半梧桐叶渐残,函关西去路漫漫。

同悬明月三千里,独倚西风十二阑。

庭际有花零玉露,天涯极目候青鸾。

遥思此夕深闺侣,空忆江南梦到难。

(0)

妙严山房小集

小集萧斋兴独豪,蓬门星聚碧天高。

曾收蒟酱扶行竹,久掷昆吾切玉刀。

白眼看人悬斗印,紫髯许我着方袍。

少年游侠浑如昨,不觉头颅巳二毛。

(0)

赠冯兼山

自放春閒三十春,不将花幔换车茵。

林庐妙得颠迂笔,风调疑兼晋宋人。

白足时来挥麈尾,青松手种作龙鳞。

高名久在堪招隐,再拜藏书弗敢尘。

(0)

山行

涧道殊登顿,盘盘百峤连。

空林人打栗,深树鸟惊蝉。

移盼失佳境,息阴闻暗泉。

客衣浑欲湿,岚翠滴秋烟。

(0)
诗词分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诗人
张九成 阳枋 陈淳 杨芳灿 赵鼎臣 李吕 杨起元 毕仲游 张嗣纲 释元肇 孙绪 洪刍 陈霆 郑文康 郭翼 郭奎 卫宗武 夏良胜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