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社会赋得送归鸿》
《社会赋得送归鸿》全文
明 / 欧大任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嗈嗈鸣处荻芽肥,客岁霜前下钓矶

候暖暂辞沧海去,春深翻向玉门飞。

可能戢羽栖泊忽漫挥弦一送归。

为尔临风凝望久,上林从此信音稀。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沧海(cāng hǎi)的意思:比喻时间的变迁和世事的更迭。

春深(chūn shēn)的意思:形容春天已经深入到了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从此(cóng cǐ)的意思:从现在开始,表示某个事件或情况从此以后发生了改变。

钓矶(diào jī)的意思:比喻用巧妙的方法引诱或引导别人。

忽漫(hū màn)的意思:形容事物忽然间泛滥或蔓延开来。

戢羽(jí yǔ)的意思:指隐藏才能、收敛锋芒,不露锋芒或隐藏实力。

客岁(kè suì)的意思:指去年,特指上一年。

可能(kě néng)的意思:有可能发生或存在的事物

临风(lín fēng)的意思:站在风中,感受风的吹拂。形容人物英姿飒爽,意气风发。

凝望(níng wàng)的意思:专注地注视着某人或某物,不动地看着。

栖泊(qī bó)的意思:指动物栖息或人居住的地方。

上林(shàng lín)的意思:指皇家园林,也用来形容花木繁盛、景色优美的地方。

为尔(wéi ěr)的意思:为了你,为了你的缘故

信音(xìn yīn)的意思:指言辞真实可信,没有虚假之意。

玉门(yù mén)的意思:指宝贵的机会或重要的关口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鸿雁在季节变换中迁徙的情景,充满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之美。首句“嗈嗈鸣处荻芽肥”,以鸿雁的鸣叫声和肥美的荻芽作为开篇,营造出一幅生机勃勃的秋日景象。接着,“客岁霜前下钓矶”一句,巧妙地将鸿雁的迁徙与人类的生活联系起来,暗示了它们在不同季节的活动轨迹。

“候暖暂辞沧海去,春深翻向玉门飞”两句,通过“候暖”与“春深”的对比,展现了鸿雁遵循自然规律,从寒冷的海域迁徙至温暖的内陆,再返回时则选择更远的目的地,体现了它们对环境变化的适应性和智慧。

“可能戢羽群栖泊,忽漫挥弦一送归”描绘了鸿雁在迁徙途中可能的栖息场景,以及诗人对它们即将离开的不舍之情。“为尔临风凝望久,上林从此信音稀”表达了诗人对鸿雁离去的深深思念,以及对它们未来消息的期待与担忧。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鸿雁迁徙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壮丽与和谐,也寄托了诗人对远方亲友的思念之情,以及对自由与远方的向往。

作者介绍
欧大任

欧大任
朝代:明

欧大任(1516-1596)字桢伯,号仑山。因曾任南京工部虞衡郎中,别称欧虞部。广东顺德陈村人。他“博涉经史,工古文辞诗赋”,并喜体育运动,擅长踢球、击剑。14岁时,督学曾集中十郡的优等生会考,他三试皆列第一,名噪诸生。他和梁有誉、黎民表、梁绍震等人是十分友好的同学,在著名学者黄佐门下读书,很有得益。无奈文运不佳,八次乡试均落榜,直到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47岁的欧大任才一鸣惊人,以岁贡生资格,试于大廷,考官展卷阅览,惊叹其为一代之才,特荐御览,列为第一。由是海内无不知欧大任,名声远播。
猜你喜欢

城中牡丹推高皇庙园迟适联骑往观归报未开戏作

汉庙名园甲颍昌,洛川珍品重姚黄。

雨馀往看初疑晚,春尽方开自不忙。

争占一时人意速,养成千叶化功长。

老人终岁关门坐,花落花开已两忘。

(0)

和子瞻三游南山九首.大秦寺

大秦遥可说,高处见秦川。

草木埋深谷,牛羊散晚田。

山平堪种麦,僧鲁不求禅。

北望长安市,高城远似烟。

(0)

和子瞻三游南山九首.五郡

蜀人不信秦川好,食蔗从梢未及甘。

当道沙尘类河北,依山水竹似江南。

观形随阜饮溪鹿,云气侵山食叶蚕。

犹有道人迎客笑,白须黄袖岂非聃。

(0)

阴晴不定简唐觐秘校并敖吴二君五首·其三

涨江方断渡,小棹信轻生。

贫贱谁怜汝,漂浮空自惊。

一官终窃食,何计早归耕。

忽发骚人恨,凄凉久未平。

(0)

次韵杨褒直讲揽镜

鬓发年来日向衰,相宽不用强裁诗。

壮心付与东流去,霜蟹何妨左手持。

花发黄鹂巧言语,池开杨柳斗腰肢。

劝君行乐还听否,即是南风苦热时。

(0)

石盆种菖蒲甚茂忽开八九华或言此华寿祥也远因生日作颂亦为赋此

石盆攒石养菖蒲,沮洳沙泉韭叶铺。

世说华开难值遇,天将寿考报勤劬。

心中本有长生药,根底暗添无限须。

更尔屈蟠增瘦硬,他年老病要相扶。

(0)
诗词分类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诗人
苏瑰 李夫人 柳泌 开元宫人 阎立本 魏知古 蔡新 薛媛 史青 黄丕烈 颜仁郁 胡令能 曹彪 王继鹏 王翙 崔枢 许宣平 黄式三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