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古向天语,姚湾一士痴。
笛冷城头客,巢安叶底儿。
这首诗是清代末期诗人陈三立的《翔冬示上元夜对月之作次韵奉献》,通过对月怀古和自我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视角和深沉的情感。首句“抱古向天语”描绘了诗人面对苍穹,倾诉对古代的敬仰与感慨,透露出一种孤独而执着的追求。接下来的“姚湾一士痴”则以“痴”字形容自己在姚湾之地的痴迷状态,表达对文学艺术的热爱。
“逢迎衔泪月”一句,诗人借月光寄托哀思,暗示着内心的伤感与期待。“飞出写云诗”进一步强调了诗人通过诗歌来传达情感,仿佛诗行能穿越云霄,直抵心灵深处。笛声的“冷”与城头客的孤独形象相结合,营造出一种凄清的氛围。
“巢安叶底儿”暗喻诗人如同鸟儿般栖息在文学的枝头,寻求庇护与安宁。“挂霄明寸梦”表达了诗人对理想和未来的憧憬,即使现实如梦,仍愿其高悬于天际。“过有羽衣知”则以神话中的仙人形象,象征着只有那些理解诗意的人才能真正感知这番心意。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含蓄,通过月夜的意象和对古人的追慕,展现了诗人对文学的热爱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雪堂堂高承皓雪,照日轻盈光可辍。
初疑昆圃玉为城,却讶蓬宫银作阙。
雪堂主人幽思深,对雪空知抱素心。
雪庐卧起谁相问,雪瓯茶进独沉吟。
有时试向梁园赋,清词恐受惠连妒。
不将柳絮比轻狂,祇学阳春高纵步。
披氅何妨踏雪行,山阴鼓棹见豪情。
度关讵必迷秦岭,人夜宁须袭蔡城。
绀雪仙人原和药,点入红垆觉沃若。
岂愁白发镜中明,转喜肌肤翻绰约。
借此颜堂拟座铭,何似当年纪聚星。
经传韦氏犹堪映,取向斋头代照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