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谣四首·其二》全文
-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徐祯卿的《杂谣四首(其二)》,它以质朴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农村场景。前两句"坏我民居田,树子桐与槚",表达了对家园遭受破坏和田地被侵占的不满,"坏我民居田"直白地揭示了农民的痛苦,"树子桐与槚"则暗示了侵占者可能在此种植了不属于他们的树木,进一步侵占了农人的权益。
后两句"桐槚何青青,素车不得下"运用象征手法,"桐槚何青青"描绘了桐木和槚木(古代常见的优质木材)生长繁茂,暗示了侵占者的权势和贪婪,而"素车不得下"则寓言性地表达出农人无法在自己的土地上自由行动,连简单的出行都受到阻碍,形象地揭示了社会不公和农民的无奈。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日常生活细节,反映了明代农村社会中土地纠纷和农民苦难的主题,具有鲜明的社会现实意义。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