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闭口(bì kǒu)的意思:闭住嘴巴,不再说话。
不作(bù zuò)的意思:不做,不从事某种行为或活动
得理(de lǐ)的意思:指事情、情况或论点正确合理,符合道理。
口藏(kǒu cáng)的意思:指能言善辩,口才出众,能够隐忍不发。
理要(lǐ yào)的意思:理应如此;应当如此
默默(mò mò)的意思:默默指的是在不引人注意的情况下默默地做某事,不声张,不出声。
默究(mò jiū)的意思:默默地钻研、深入研究。
青天(qīng tiān)的意思:指晴朗明朗的天空,也可引申为没有障碍或压力的境地。
忘言(wàng yán)的意思:指人说话前后不一致,或说话不清楚,无法表达清楚自己的意思。
悟理(wù lǐ)的意思:理解道理、领悟道理
心息(xīn xī)的意思:心情平静,不再焦虑或困扰。
修心(xiū xīn)的意思:指修炼心性,提升修养,使心境纯净、宁静。
重玄(zhòng xuán)的意思:重视并珍惜传统文化的价值和意义。
着鞭(zhuó biān)的意思:指马匹奔驰时鞭子着在马身上,形容速度非常快。
专气(zhuān qì)的意思:形容人专注、专心、认真的样子。
作解(zuò jiě)的意思:
谓解救百姓。 唐 包佶 《庆祀雨师乐章·迎神》:“作解之功,乐惟有年。” 唐 刘禹锡 《代杜司徒谢追赠表》:“陛下应乾御极,作解庇人。” 宋 王禹偁 《贺御楼肆赦表》:“泽流率土,仍推作解之恩。”参见“ 解网 ”、“ 解愠 ”。
闭口藏舌(bì kǒu cáng shé)的意思:指在某个场合或某个问题上保持沉默,不说话或不表态。
- 鉴赏
这首元代刘志渊的《武陵春·警执法》是一首禅宗风格的词,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深刻的哲理。首句“人自因言能悟理”强调语言虽能传达道理,但真正的领悟超越了言语的束缚。接着,“得理要忘言”进一步指出,一旦真正理解了真理,就无需执着于言辞,达到无言而明的境地。
“既得鱼时莫执筌”运用了捕鱼的比喻,暗示在追求目标时,不应过分依赖工具(筌),即不应被形式或方法所牵绊。接下来,“筌执谩着鞭”形象地表达了这个观点,如果过于执着于工具,就像盲目鞭策一样,反而阻碍了前进。
“闭口藏舌不作解,默默究重玄”倡导的是沉默和内省,通过静默深入探究事物的本质,即“重玄”,也就是宇宙的深层奥秘。
最后两句“专气修心息妄缘,月冷照青天”则强调修炼内心,摒弃杂念,如同清冷的月光照亮寂静的天空,寓意心境的清明与宁静。
整体来看,这首词寓言深刻,富有禅意,引导读者在实践中领悟真理,去除执着,达到内心的清净与超脱。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满庭芳.登燕子矶
翠倚茭天,白防云路,断矶一掌孤擎。
周遮人面,风破晚霞明。
携酒自寻幽径,浑道是、未有人经。
欹岩畔、一樽对月,歇语听江声。多情。
相恋久,花间著句,石上留名。
更凭高怅望,烟水冥冥。
指点六朝旧事,犹疑在、月观风亭。
长淮影,寒鸥暖鹜,千古泛金陵。
舒刺客
舒壮士,智如张子房,胆如赵子龙。
神州地入黄旗东,壮士手挽回天功。
探虎入虎穴,壮士沃焦心火热。
怒潮一卷石头城,匕尖已带乖龙血。
闇中三耳走鬼工,百日淬匕一日穷。
座中火位剉杌肉,壮士灭迹孤飞鸿。
柯坛劫盟地还鲁,舞阳小儿何足数。
博浪沙头力士归,为韩报仇仇必虏。
于乎大将军,万夫雄,赤心报国为先锋。
如何马头交剑不斫贼,却留小惠誇丁公。
太师宅
前朝太师宅,基撤万民庐。
太师一去宅,问宅今何如。
赤地无所有,庭树八九株。
缅怀炙手日,门前卿大夫。
肥马在东厩,脂羊出中厨。
光妓列秦赵,佐酒吹笙竽。
历年未五十,一坏不枝梧。
歌笑不于此,悔不桑为枢。
道旁甲第子,过马一踟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