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采薇(cǎi wēi)的意思:采摘薇草。比喻以微薄的物品或微小的成果自慰。
柴车(chái chē)的意思:指古代用来运送柴禾、石块等重物的车辆。比喻人贫穷、生活艰苦。
谷口(gǔ kǒu)的意思:指山谷的出口或河流的入口。也用来比喻事物发展到临界点或关键时刻。
荷衣(hé yī)的意思:荷花的衣服,比喻贫贱之人的衣着。
何为(hé wéi)的意思:指询问某事物的真正含义或定义。
蕙带(huì dài)的意思:形容人的才华出众,有着卓越的品德和才能。
借问(jiè wèn)的意思:用借口问借,实际上是借机询问。
绝迹(jué jì)的意思:彻底消失或灭绝
凌晨(líng chén)的意思:指天亮前的时刻,即清晨的时候。
忘机(wàng jī)的意思:指人忘却尘世间的纷扰,心无挂碍,达到超脱的境界。
向夕(xiàng xī)的意思:指在傍晚时分或日落之前。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居山中的智者的生活状态与心境,充满了超脱尘世的宁静与淡泊。文彦博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一幅远离尘嚣、亲近自然的画面。
“尘中久绝迹,谷口自忘机。” 开篇即点明了隐者远离尘世喧嚣,心灵得以净化的状态。他仿佛从世俗的纷扰中抽身而出,置身于山谷的入口,内心不再被机巧所束缚,达到了一种超然物外的心境。
“草桥凌晨出,柴车向夕归。” 描述了隐者日常生活的简朴与规律。清晨,他跨过青翠的草桥,踏上了通往山林的小径;傍晚时分,携带着一天的收获,驾着简陋的柴车归来。这种生活节奏与自然和谐共存,充满了田园牧歌式的宁静与美好。
“磴泉濡蕙带,径竹败荷衣。” 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隐者与自然的亲密接触。山道旁的清泉润湿了他的衣带,竹径两旁的败荷(枯萎的荷花)成为了他的衣物。这些细节不仅展现了隐者生活的朴素,更体现了他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与融入。
“借问何为者,山中尝采薇。” 最后一句以问答的形式,揭示了隐者的身份和生活追求。他并非闲云野鹤,而是山中采薇之人,或许是在寻找生活的真谛,或是为了生存而采集野菜。这一问一答,既表达了对隐者生活方式的好奇,也暗含了对这种超凡脱俗生活的赞美与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场景描写和情感抒发,展现了隐者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活态度,以及对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向往。文彦博以宋朝特有的文人情怀,将个人的情感与自然之美融为一体,传递出一种深邃而悠远的意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