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韩醉倒眠荒丘,撼之不应民始愁。
湘西古寺夜对榻,高论自破千人浮。
遍周(biàn zhōu)的意思:遍布全周,到处都有。
不应(bù yīng)的意思:不应指的是不应该,表示某种情况或行为是不应该发生或存在的。
长沙(cháng shā)的意思:指人的性情坚定不移,不易改变。
从公(cóng gōng)的意思:公正、公平、公开。
法界(fǎ jiè)的意思:法界指的是佛教中的世界,也可引申为事物的范围或界限。
法本(fǎ běn)的意思:指法律、法规的根本、基础。
高论(gāo lùn)的意思:指言辞高尚、论述深刻的言论或观点。
海隅(hǎi yú)的意思:海边的角落或边缘地带。
华藏(huá cáng)的意思:华丽的珍宝藏在其中,比喻内部蕴藏着丰富的智慧或价值。
惊沙(jīng shā)的意思:形容声音大得像惊起沙尘的情景,也用来比喻消息传得很快。
九州(jiǔ zhōu)的意思:指古代中国的九个行政区域,也泛指全国。
雷霆(léi tíng)的意思:形容声势浩大,威力巨大,如雷霆般的力量。
立朝(lì cháo)的意思:指一个人能够执掌朝政,成为朝廷的重要官员。
逆鳞(nì lín)的意思:逆鳞是指龙的鳞片,表示一个人最敏感、最不能容忍的地方。引申为触怒某人的敏感点或忌讳,比喻得罪了某人,惹怒了某个强大的存在。
毗卢(pí lú)的意思:指两个人或事物相互支持、互为依赖。
沙鸥(shā ōu)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寂寞无依,孤单无助。
声名(shēng míng)的意思:指名声、声誉。
生公(shēng gōng)的意思:指人们在生活、工作中不拘小节,不计较个人得失,能够宽容、谦和待人。
鼠辈(shǔ bèi)的意思:指那些卑鄙、无耻、下贱的人。
水碧(shuǐ bì)的意思:形容水的颜色非常碧绿。
天下(tiān xià)的意思:指整个世界、全国或全境。
天生(tiān shēng)的意思:与生俱来,天赋的,本性的。
铁面(tiě miàn)的意思:形容人的面皮厚,不易动情或露出表情。
同一(tóng yī)的意思:相同或一致
投笏(tóu hù)的意思:指愤怒、失望或悔恨时,投掷手中的笏板,表示不满或悔过。
无碍(wú ài)的意思:没有障碍,没有阻碍。
笑语(xiào yǔ)的意思:愉快的笑声或言语。
阎浮(yán fú)的意思:阎浮是佛教中的一个名词,指地狱的一种。成语“阎浮”引申为形容非常黑暗恶劣的环境或处境。
严冷(yán lěng)的意思:形容天气非常寒冷。
一沤(yī ōu)的意思:一次烹饪。指一次烧菜的量。
游容(yóu róng)的意思:形容人的容貌悠闲自得,神情自若。
遇缘(yù yuán)的意思:遇到缘分;有缘分相遇
鱼头(yú tóu)的意思:指事物的首要部分或最重要的部分。
掌握(zhǎng wò)的意思:完全控制、熟练掌握某种技能或知识。
中流(zhōng liú)的意思:处于中间位置,居于中间地位。
自由(zì yóu)的意思:形容人行动自由,不受拘束。
坐中(zuò zhōng)的意思:指在一群人中间占据中心位置或处于主导地位。
坐令(zuò lìng)的意思:指在特定的环境中,坐而不动却能使对方遵从自己的命令。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名为陈莹中的官员被贬至兴化后与僧人释德洪相遇的情景。诗中充满了对陈莹中个性和才华的赞美,以及对两人深夜在道林寺讨论华严宗的场景的描绘。
首先,诗人通过“范韩醉倒眠荒丘”这一句,巧妙地将陈莹中与古代贤士相提并论,暗示了陈莹中虽遭贬谪,但其才情依然不减。接着,“撼之不应民始愁”则表达了民众对陈莹中遭遇的担忧,进一步凸显了他的影响力。
“天生公副天下望,雷霆声名塞九州”两句,高度赞扬了陈莹中作为公卿的才能与声望,如同雷霆般响彻九州,深得天下人的期望。
“立朝严冷传铁面,坐令鼠辈惊鱼头”描绘了陈莹中在朝堂上的刚正不阿,他的形象如同铁面无私的判官,让那些为非作歹的小人闻风丧胆。
“上前论事伤太直,逆鳞投笏来南陬”则以生动的比喻,展现了陈莹中因直言进谏而触怒权贵,被迫离开京城,前往南方的无奈境遇。
“长沙共渡一水碧,中流笑语惊沙鸥”描绘了陈莹中与释德洪在长沙共同渡过清澈的湘江,途中欢声笑语,连沙鸥也为之惊动的画面,表现了两人之间的深厚友谊。
“湘西古寺夜对榻,高论自破千人浮”则进一步展示了两人深夜在古寺对榻长谈,高谈阔论,仿佛能破除世间一切虚妄的景象。
“华藏法界在掌握,遇缘即宗甘自由”表明了陈莹中对佛法的深刻理解,认为佛法如同宇宙万物,无所不在,只要遇到合适的机缘,就能领悟佛法的真谛,获得内心的自由。
“世惊海隅在万里,我视阎浮同一沤”体现了陈莹中对世界的看法,认为即使是遥远的海角天涯,也与繁华的世界并无二致,都只是生命的一场幻觉。
最后,“坐中忽举毗卢印,印海印毛皆遍周”描述了陈莹中在与释德洪交谈中,突然举起了毗卢印,这象征着佛法的普遍性和包容性,无论何处,都能触及到佛法的真理。
“大哉此法本无碍,从公一游容我不”表达了诗人对佛法的赞叹,认为佛法本无界限,能够容纳一切,希望有机会跟随陈莹中一同领略佛法的奥妙。
整首诗通过对陈莹中个人经历和思想境界的描绘,展现了他对佛法的深刻理解和追求,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陈莹中高尚人格的敬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