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江郑堂募梓图四首·其四》全文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对历史人物的追思与缅怀之情。首句“红桥西畔谒鳣堂”,以红桥和鳣堂为背景,营造出一种庄重而肃穆的氛围,暗示着诗人正在访问一个与古代学者或文化传承有关的地方。接着,“为语传经事较详”一句,点明了此地与传授经典知识、弘扬文化传统的密切关联,强调了其在文化传承中的重要性。
“太息令威已仙去”一句,通过“太息”表达了对逝去的智慧与文化的惋惜之情。“令威”在这里可能指的是古代的智者或文化先驱,他们已经离世,无法再继续他们的教诲和贡献。这不仅是对个人的哀悼,也是对文化传承中断的感慨。
最后一句“笛声哀怨起山阳”,以笛声作为情感的载体,进一步深化了哀伤的氛围。笛声的哀怨,仿佛是远方传来的叹息,将读者带入到一种深沉的怀念之中。山阳,这里可能象征着逝去的文化传统或历史遗迹,笛声起于斯,似乎在诉说着过去的故事,唤起人们对历史的回忆和对文化的敬仰。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特定场景的描绘和情感的抒发,展现了对古代文化传承者的怀念以及对文化价值的深刻思考,体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化情怀和历史意识。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过安河叠辛巳旧作诗韵
辛巳过濡水,初命浚濡源。
安东及高阳,仿佛名同传。
圣女出易州,实与易水连。
岁久浸入沙,无足资灌田。
天然利民泽,可使虚渗乾。
发帑俾疏剔,其功非唐捐。
安河易新名,听予有后言。
虽云善其初,久要宜敬旃。
闸坝时脩治,俾毋滥轶川。
轮日以输溉,人和可格天。
经过示梗概,所重惟吁年。
降旨截漕米十五万石以济直省赈需
年前截漕五十万,用佐冬春赈贷资。
迩来青黄逮不接,民艰巡跸周询知。
部帑再拨八十万,仍虑难为无米炊。
复留新漕十五万,以济灾后频然眉。
从来救荒无善策,在尽心以补苴为。
示大端惟扩充要,共者嗟嗟良有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