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夜出过利涉门》
《夜出过利涉门》全文
宋 / 曾巩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萧]韵

红纱笼烛照斜桥,复观翚飞入斗杓

人在画船犹未睡,满堤明月一溪潮。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chūguòshèmén
sòng / cénggǒng

hóngshālóngzhúzhàoxiéqiáoguānhuīfēidòusháo

rénzàihuàchuányóuwèishuìmǎnmíngyuècháo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斗杓(dòu sháo)的意思:指人们争斗、争吵不休,互相争斗的场面或状态。

画船(huà chuán)的意思:比喻心中所想的事情已经完成或实现。

笼烛(lóng zhú)的意思:比喻言辞严厉,指责或批评他人。

明月(míng yuè)的意思:形容月亮明亮清澈、明朗动人,也用来比喻人的才情出众、光彩照人。

纱笼(shā lóng)的意思:比喻言语或文章拘束、不自由。

烛照(zhú zhào)的意思:像烛光一样照亮,比喻明亮、清晰。

鉴赏

这首诗描绘的是夜晚诗人乘船出行的情景。"红纱笼烛照斜桥",以红色纱罩的蜡烛照亮了斜倚的桥梁,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神秘的氛围。"复观翚飞入斗杓",诗人抬头望见飞翔的鸟儿仿佛进入北斗星斗勺的位置,增添了夜空的生动与诗意。

"人在画船犹未睡",诗人自己仍沉浸在这样的美景中,夜色未深,他仍未眠,足见他对周围景色的喜爱和欣赏。最后,"满堤明月一溪潮",明亮的月光洒满河堤,伴随着潺潺的溪水潮汐,构成了一幅宁静而富有动态的画面。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江南水乡夜晚的宁静之美,以及诗人对自然景色的深深陶醉。曾巩的诗风素来注重写实与意境的结合,这首《夜出过利涉门》正是体现了他的这一特点。

翻译
红色纱帐中的蜡烛照亮了斜桥,再看那飞翔的燕子进入北斗星斗柄。
人在装饰华丽的小船上还未入睡,满堤的明亮月光映照着溪水的潮汐。
注释
红纱:红色的纱帐。
笼:笼罩。
烛:蜡烛。
照:照亮。
斜桥:倾斜的桥。
复观:再次观看。
翚飞:燕子飞翔。
入:进入。
斗杓:北斗星的斗柄。
人:人。
画船:装饰华丽的小船。
犹未:还没有。
睡:入睡。
满堤:满堤的。
明月:明亮的月亮。
一溪:一条溪流。
潮:潮汐。
作者介绍
曾巩

曾巩
朝代:宋   字:子固   籍贯:建昌南丰(今属江西)   生辰:1057

曾巩(1019年9月30日—1083年4月30日),字子固,汉族,建昌军南丰(今江西省南丰县)人,后居临川,北宋文学家、史学家、政治家。曾巩出身儒学世家,祖父曾致尧、父亲曾易占皆为北宋名臣。曾巩天资聪慧,记忆力超群,幼时读诗书,脱口能吟诵,年十二即能为文。嘉祐二年(1057),进士及第,任太平州司法参军,以明习律令,量刑适当而闻名。熙宁二年(1069),任《宋英宗实录》检讨,不久被外放越州通判。
猜你喜欢

柳枝词咏篙水溅妓衣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0)

君房下第归至

在在有芳草,处处有青山。
君去与之去,君还与之还。
燕台空骏骨,汉宫摈朱颜。
自古有如此,沉冥且闭关。

(0)

薄暮步溪上见茅舍前桃花盛开

娇靥枝枝破浅红,暮寒无语向春风。
谁来花底多情立,白发如丝一病翁。

(0)

槜李道中二首

卧龙山下听吟松,细雨清明似梦中。
柳荫朱栏三百尺,渴乌犹自泣春风。

(0)

薄幸·眼波横秀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

(0)

赠孤山道士二首

九霄象简手中擎,岂是闲人爱列卿。
洞里石田春漠漠,有田多与种黄精。

(0)
诗词分类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诗人
张泌 左思 毕沅 刘大櫆 陈继儒 张英 鲜于枢 张岱 元绛 李华 孙逖 万寿祺 高鼎 严维 陈羽 蒋廷锡 虞世南 叶绍翁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