徒能多著酒,大腹如鸱夷。
想子果下归,马饱生刍嘶。
鸱夷(chī yí)的意思:指人心险恶,作恶多端。
春风(chūn fēng)的意思:形容人在顺利、得意的时候的心情愉快。
翠叶(cuì yè)的意思:指树木上的绿叶,比喻事物的生机勃勃和充满活力。
翠微(cuì wēi)的意思:形容景色美丽、宜人。
地衣(dì yī)的意思:指长在土地上的草木,比喻依附在某个地方,得不到自由。
夺移(duó yí)的意思:争夺位置或地盘。
封侯(fēng hóu)的意思:指被封为侯爵,成为高官显贵的意思。
伏枕(fú zhěn)的意思:指睡觉时枕在脑后的枕头,比喻心中有事情想不开导致睡眠不安宁。
观游(guān yóu)的意思:观赏游玩。
归路(guī lù)的意思:指回家的路或返回原处的途径。
红英(hóng yīng)的意思:指英勇善战的将领。
济南(jǐ nán)的意思:指宽慰、宽解、慰藉、安慰。
佳兴(jiā xīng)的意思:指美好的兴盛和繁荣的景象。
见事(jiàn shì)的意思:指能够凭借经验和智慧看清事物的本质,洞察事物的真相。
见今(jiàn jīn)的意思:指现在的情况或事物。
江南(jiāng nán)的意思:江南是指中国南方的江苏、浙江一带,也用来形容美丽的南方风景。在成语中,江南多指江苏、浙江一带的地域。
金枢(jīn shū)的意思:指关键、重要的人或事物。
郡政(jùn zhèng)的意思:指地方政府的管理和治理。
客心(kè xīn)的意思:指客人的心思,也指对客人的关心和尊重。
恋栈(liàn zhàn)的意思:形容人贪恋权势,追求权力地位。
两岐(liǎng qí)的意思:两个分叉的道路,比喻选择困难或进退两难的境地。
琉璃(liú lí)的意思:指透明如玻璃、颜色艳丽的东西。
女墙(nǚ qiáng)的意思:指女子墙,比喻女子为保卫家园而奋勇抵抗外敌。
岂能(qǐ néng)的意思:表示不可能或不能够。常用于反问句或否定句中,用来表达强烈的否定态度。
三月(sān yuè)的意思:指春季三个月,也用来比喻事物发展的时间或者某个事物的阶段。
生刍(shēng chú)的意思:
亦作“ 生蒭 ”。1.鲜草。《诗·小雅·白驹》:“生芻一束,其人如玉。” 陈奂 传疏:“芻所以萎白驹,託言礼所以养贤人。”鲜草可养白驹。后因用作礼贤敬贤之典。《西京杂记》卷五:“夫人无幽显,道在则为尊,虽生蒭之贱也,不能脱落君子,故赠君生蒭一束。” 宋 黄庭坚 《迎醇甫夫妇》诗:“策马得行休更秣,已令童稚割生芻。”
(2).指贤人;贤能。 南朝 宋 鲍照 《从过旧宫》诗:“空费行苇德,採束谢生芻。” 南朝 梁 吴均 《赠周兴嗣》诗之一:“愿持 江 南蕙,以赠生芻人。”
(3).指代《诗·小雅·白驹》,以寄寓思友、思贤之心。 唐 权德舆 《奉和许阁老酬淮南崔十七端公见寄》:“断金挥丽藻,比玉咏生芻。” 唐 李群玉 《将离澧浦置酒野屿奉怀沉正字昆弟三人联登高第》诗:“停觴一摇笔,聊寄生芻吟。” 明 何景明 《酬赠王德征》诗:“皎皎空谷驹,生芻劳我心。”
(4).《后汉书·徐穉传》:“ 郭林宗 有母忧, 穉 往弔之,置生芻一束於庐前而去。”后因以称吊祭的礼物。 唐 杨炯 《泸州都督王湛神道碑》:“生芻一束,泣血三年,不踰圣人之礼,能行大夫之孝。”《宋史·文苑传三·路振》:“生芻致祭,弊帷成礼。瘞尔崇冈,全尔具体。” 明 张煌言 《挽大宗伯吴峦穉先生》诗:“趋朝当日称先达,惆悵生芻何处投。”
桃李(táo lǐ)的意思:指学生或后辈,也泛指学问、才能等。
头垢(tóu gòu)的意思:指人的思想陈旧、落后,不与时俱进。
王事(wáng shì)的意思:指国家政务,也泛指与国家有关的事务。
惟思(wéi sī)的意思:思念;想念
闻人(wén rén)的意思:闻名于世的人,指有名望、声誉的人物。
无封(wú fēng)的意思:没有封建制度,指社会没有等级制度或者没有人能够统治全国。
喜气(xǐ qì)的意思:形容喜庆气氛浓厚,充满喜悦和幸福的样子。
洗心(xǐ xīn)的意思:指改过自新,摒弃旧的思想、行为,重新做人。
永夜(yǒng yè)的意思:指夜晚没有尽头,形容时间长久,一直持续下去。
渔舟(yú zhōu)的意思:渔舟指的是渔民的船只,也常用来比喻平凡而朴实的生活。
栈豆(zhàn dòu)的意思:指人们在某一领域或某一方面的经验或技能非常丰富,非常熟练。
重迟(zhòng chí)的意思:指重视和珍惜时间。
中有(zhōng yǒu)的意思:表示在某种事物或情况中存在着某种特定的内容、特征或要素。
朱阑(zhū lán)的意思:形容宏伟壮丽的建筑物或宫殿。
自非(zì fēi)的意思:不是,非。
子规(zǐ guī)的意思:子规是一个古代的乐器,代表着规矩、纪律和秩序。
封侯骨(fēng hóu gǔ)的意思:指有能力、有才华的人被封为侯爵,成为一方的领袖或重要人物。
历下亭(lì xià tíng)的意思:指街头口角争斗时,一方退让,另一方却不依不饶,以至争论不休。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黄庭坚的《次韵寄李六弟济南郡城桥亭之诗》,通过对客居心情的描绘,表达了对江南的向往和对家乡济南的喜爱。诗人以“头垢”比喻客心的困扰,日日渴望摆脱;听到江南的消息,心中充满喜悦,仿佛见到晴朗的云霓。梦境中,诗人想象着归乡之路,子规的叫声回荡在翠微山色之间。
诗人将济南与江南相提并论,认为济南同样具有江南的美景。然而,公务繁重使他无法成游,如同劣马恋栈豆,不愿离开束缚。他自嘲没有封侯的志向,行动迟缓,只能借酒浇愁,生活闲适。他向往渔舟生活,想象在历下亭游玩,春风拂过桃李,美景如画。
诗中还描绘了春天的济南,桃花李花盛开,自然景色优美。诗人期待与百姓一同游览,夜晚也不愿关门,享受与民同乐的时光。城墙上的金枢和如青琉璃的天空,更增添了宁静祥和的气氛。最后,诗人想象李六弟骑马归家,马儿嚼着鲜草,画面温馨而宁静。
整首诗情感真挚,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诗人对家乡的深深眷恋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十日一风市尘起,霾没花枝尚馀几?
河东闻有旧行宫,新绿成林翳春水。
谁怜绕水数千树,以密胜疏殊可喜。
纵步回看始觉深,光景蔽亏度寒晷。
我知惜林不置屋,但设木榻供小止。
莫教繁华夺野意,见地甚高极有理。
入林入山必同调,孰能解此非俗士。
日斜未去为茅亭,归鸟啁啾忽盈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