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2日(农历四月初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过东林寺有怀洪代巡》
《过东林寺有怀洪代巡》全文
明 / 庞嵩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觉山廿宿东林寺,共对庚申六月时。

郁水鳌洲传学谱,天蚕沙贝寄铭碑。

双翻棠棣齐云秀,十载音书托雁迟。

今日招提重过棹,好音先折野梅枝。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鳌洲(áo zhōu)的意思:比喻人才出众、杰出的地方或集中的地方。

蚕沙(cán shā)的意思:形容非常细小的沙粒,也比喻微小的瑕疵或问题。

东林(dōng lín)的意思:指东晋时期桓温、桓玄父子的势力范围,后来泛指权贵集团。

好音(hào yīn)的意思:好音指的是美好的声音或悦耳的音乐。

今日(jīn rì)的意思:今天;现在

六月(liù yuè)的意思:形容天气异常寒冷,与季节不符。

齐云(qí yún)的意思:形容众多云彩聚集在一起,云层密集。

棠棣(táng dì)的意思:形容事物美好、光彩夺目。

音书(yīn shū)的意思:指音乐和书籍,也可指音乐和文学。

招提(zhāo tí)的意思:招募、征集

东林寺(dōng lín sì)的意思:指个人或团体内部存在的争斗、纷争和派系之争。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庞嵩的《过东林寺有怀洪代巡》充满了对历史与文化的追忆,以及对友情的深切怀念。诗中巧妙地融合了自然景观与人文典故,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过往的深情回忆。

首联“觉山廿宿东林寺,共对庚申六月时”,开篇即点明了地点与时间,诗人曾在东林寺住宿二十余日,正值庚申年六月,营造出一种时空交错的氛围,仿佛将读者带入了那个特定的历史时刻。

颔联“郁水鳌洲传学谱,天蚕沙贝寄铭碑”,运用了“郁水”、“鳌洲”、“天蚕”、“沙贝”等自然元素,象征着知识的传承与文化的积淀。通过“学谱”与“铭碑”的描绘,展现了东林寺作为文化圣地的地位,以及其在学术与文化上的贡献。

颈联“双翻棠棣齐云秀,十载音书托雁迟”,以“棠棣”比喻深厚的友情,“齐云秀”形容友情如同云中的花朵般美丽,而“十载音书托雁迟”则表达了长时间未见朋友的思念之情,通过鸿雁传递书信的场景,形象地表现了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深深挂念。

尾联“今日招提重过棹,好音先折野梅枝”,诗人再次造访东林寺,却在未见友人之际,先被野外梅花的香气吸引,这一细节不仅增添了诗的意境美,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喜悦与期待,预示着与友人重逢的美好时刻即将到来。

整首诗通过对历史场景、自然景观和人文情感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过去时光的怀念,以及对友情的珍视。语言流畅,意境深远,充分体现了明代文人的风骨与情怀。

作者介绍

庞嵩
朝代:明   字:振卿   籍贯:广东南海

庞嵩,字振卿,学者称弼唐先生,广东广州府南海县张槎弼唐村人(今属佛山市禅城区张槎街道)。明嘉靖十三年(1534年)举人,后任应天府通判,代理府尹八年。后任南京刑部员外郎,升郎中。调任云南曲靖知府,晚年受聘至西宁县(今郁南)讲学,培养生员不少。著有《太极解图书解》、《弼唐遗言》和《弼唐存稿》。
猜你喜欢

题大畈汪希大养浩斋卷

我有浩然气,充之塞乾坤。

一蹴苟失养,此志日已昏。

汪君婺之彦,烈烈前王孙。

穷年事探讨,成性将存存。

昭示揭华篇,如在孟氏门。

岂无媚学子,日夕攻讨论。

所思在葩藻,谁解植本根。

若人乃超然,德性行以尊。

永言勿自馁,坐使民风敦。

(0)

送陈推府南归

万岁声中奏礼成,一阳生处数归程。

恩沾上国如春育,路下中原似掌平。

朔气侵车凭酒遣,寒风吹木助诗鸣。

蹇予亦作朝陵使,望别难胜此日情。

(0)

左时翊大参约出清波门饮石屋寺遂至水籥烟霞二祠次李若虚宪副韵四首·其二

何代龙潜屋后峰,堑崖穿破碧重重。

风云变化应难测,头角峥嵘岂易逢。

新度开山祗树绕,旧游题字薜萝封。

奇观一日忘归晚,侧耳高城已暮钟。

(0)

心远轩为方景茂赋

结屋西城下,幽人自不群。

道情閒共鹤,诗思淡随云。

与客观朝槿,呼童炷夕薰。

不知门外路,车马日纷纷。

(0)

送刘尚质舍人乃兄还巴陵

万里家园菊未莎,一舟随雨下官河。

归时梦入东川近,老去情于北阮多。

狎鹭有盟秋未冷,宾鸿成阵夜初过。

巴人倡和真能事,赠别惭无郢上歌。

(0)

送张郎中彦质省亲还蜀

离筵新酒白波浑,一棹西还荷主恩。

宦辙屡经扬子渡,家园长切武侯屯。

尘生客袂身方健,喜入亲颜齿更尊。

小弟心情亦如此,敢忘天语若春温。

(0)
诗词分类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诗人
薛涛 完颜亮 李隆基 明本 杨广 陆云 李渔 李杰 程颢 袁崇焕 沈括 王同祖 费宏 萧统 朱瞻基 黄清老 李齐贤 王微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