欹枕钟敲梦,开檐月在钩。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春深(chūn shēn)的意思:形容春天已经深入到了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春愁(chūn chóu)的意思:指因思念、忧虑或无法实现的愿望而感到忧愁。
催妆(cuī zhuāng)的意思:催促化妆
独夜(dú yè)的意思:指一个人独自守夜,没有伴侣或陪伴。
节气(jié qi)的意思:指中国传统农历中划分的二十四个时间节点,用以指导农事活动和人们的生活。
鸟语(niǎo yǔ)的意思:指言辞晦涩难懂,像鸟语一样难以理解的语言。
女伴(nǚ bàn)的意思:女性伴侣或陪伴的女性朋友
上游(shàng yóu)的意思:指河流的上游,也可引申为事物的起始阶段或最高层次。
相求(xiāng qiú)的意思:相互寻求,互相请求。
招邀(zhāo yāo)的意思:
亦作“ 招要 ”。邀请。 南朝 宋 谢惠连 《泛湖归出楼中翫月》诗:“輟策共駢筵,并坐相招要。” 唐 李白 《寄上吴王》诗之三:“洒扫 黄金臺 ,招邀青云客。” 宋 苏轼 《越州张中舍寿乐堂》诗:“高人自与山有素,不待招邀满庭户。” 清 陈廷敬 《施愚山见寄长歌和答》:“忆昔相逢客京輦,城南华径纷招要。” 叶敬常 《割云亭雅集》诗:“琼楼玉宇最高处,文酒招邀乐不支。”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女子在春日清晨的闺房中所感受到的细腻情感与环境氛围。首句“春深节气柔”点明了季节与气候的特点,春意浓郁,气候温和,为整首诗营造了温柔而静谧的背景。接下来,“独夜贮春愁”一句,巧妙地将时间从夜晚过渡到清晨,暗示了女子在夜晚积累的春愁,此刻仍未消散,反而随着晨光的来临,更加清晰地浮现于心间。
“欹枕钟敲梦”描绘了女子在床上醒来的情景,耳边传来清脆的钟声,似乎在唤醒沉睡中的梦境。这一细节不仅展现了时间的流逝,也暗示了女子内心的纷扰与复杂情绪。紧接着,“开檐月在钩”一句,通过细腻的观察,捕捉到了月光透过窗户洒在地面上的景象,仿佛一轮弯月悬挂在檐下,既美丽又略带凄凉,映衬出女子此时微妙的情绪状态。
“栏花怜并倚,林鸟语相求”两句,进一步深化了诗中的情感表达。女子对栏杆旁花朵的怜爱,以及对林间鸟儿相互呼唤的倾听,都体现了她内心深处对美好事物的渴望与对自然界的敏感感知。这些细节不仅丰富了画面感,也加深了读者对于女子情感世界的理解。
最后,“女伴催妆竟,招邀淇上游”两句,以女子与女伴之间的互动为线索,揭示了诗中人物的生活情境。女伴的催促与邀请,或许是为了参加某个活动或聚会,这不仅反映了女性社交生活的一角,也暗示了女子在日常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和她对外界事物的参与。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女子在春日清晨的独特情感体验,从外界环境到内心世界,再到与他人的互动,构建了一个丰富而多层次的情感画卷。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哭陈先生
天网恢恢万象疏,一身亲到华山区。
寒云去后留残月,春雪来时问太虚。
六洞真人归紫府,千年鸾鹤老苍梧。
自从遗却先生后,南北东西少丈夫。
秋夜听严绅巴童唱竹枝歌
巴人远从荆山客,回首荆山楚云隔。
思归夜唱竹枝歌,庭槐叶落秋风多。
曲中历历叙乡土,乡思绵绵楚词古。
身骑吴牛不畏虎,手提蓑笠欺风雨。
猿啼日暮江岸边,绿芜连山水连天。
来时十三今十五,一成新衣已再补。
鸿雁南飞报邻伍,在家欢乐辞家苦。
天晴露白钟漏迟,泪痕满面看竹枝。
曲终寒竹风袅袅,西方落日东方晓。
酬令狐相公春日言怀见寄
前陪看花处,邻里近王昌。
今想临戎地,旌旗出汶阳。
营飞柳絮雪,门耀戟枝霜。
东望清河水,心随艑上郎。
奉送浙西李仆射相公赴镇
建节东行是旧游,欢声喜气满吴州。
郡人重得黄丞相,童子争迎郭细侯。
诏下初辞温室树,梦中先到景阳楼。
自怜不识平津阁,遥望旌旗汝水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