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依檐转窥人近,风逐潮来拂面轻。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避暑(bì shǔ)的意思:避暑指的是为了避免炎热天气而采取措施,通常指到凉爽的地方度过夏天。
边亭(biān tíng)的意思:指边境上的守卫所、关卡或边防军队。
淡忘(dàn wàng)的意思:指忘记得很轻,记忆不深。
短发(duǎn fā)的意思:指头发短小,形容人的头发短。也可比喻事物长度短小。
凉思(liáng sī)的意思:思考问题时冷静客观,不受个人感情的干扰。
藕花(ǒu huā)的意思:指人的容貌或言谈举止美好而出众。
适意(shì yì)的意思:指符合自己的心意,使人感到满意、舒适的意思。
晚来(wǎn lái)的意思:迟到、来晚了
忘情(wàng qíng)的意思:指因极度激动或感动而忘记了自己的情感,全身心地投入其中。
细看(xì kàn)的意思:仔细观察或审视事物。
萧萧(xiāo xiāo)的意思:形容风声、树叶等发出的声音,也可形容草木凋零、寂静无声。
萧凉(xiāo liáng)的意思:形容冷清、寂寥无人的景象或气氛。
渔村(yú cūn)的意思:指偏远的农村地区,也用来形容生活简单、宁静的地方。
- 鉴赏
这首元代诗人袁士元的《和江亭纳凉》描绘了一幅夏日傍晚在水边亭纳凉的宁静画面。诗中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避暑之乐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情境。
首句“晚来避暑水边亭”,点明了时间与地点,傍晚时分,诗人选择在水边的亭子中避暑,营造出一种悠闲自在的氛围。接着,“短发萧萧凉思清”一句,以诗人略显稀疏的头发和清凉的思绪,形象地表达了避暑后的轻松与愉悦。
“笑摘藕花娇欲语,细看鸥鸟淡忘情”两句,运用拟人手法,生动描绘了诗人与自然界的互动。他轻笑着摘下一朵娇艳的荷花,仿佛与之对话;细看飞翔的鸥鸟,似乎忘记了人间的烦恼,流露出对自然之美的深深陶醉。
“月依檐转窥人近,风逐潮来拂面轻”则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宁静与凉爽。月亮悄悄地从屋檐后探出头来,似乎在观察着诗人的行踪;而微风伴随着潮水轻轻拂过脸庞,带来一丝丝凉意,让人心旷神怡。
最后,“适意不知身坐久,渔村渐见一灯明”两句,以时间的流逝为线索,描绘了诗人沉浸于自然美景中的状态。不知不觉间,时间已经过去很久,远处的渔村里开始有一盏灯火渐渐亮起,预示着一天的结束与新的开始。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不仅展现了夏日傍晚水边亭的宁静与凉爽,更传达了诗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愉悦心情,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跋宋朝老再和陶渊明归去来辞
吾乡说三宋,伯也抱奇伟。
太学三十年,不作举子语。
晚当拜特恩,青衫送还官。
开口论世事,有舌不可扪。
吾皇开寿域,汪濊泽万国。
勉公俯而就,如女有正色。
翻然感际会,千载今一时。
谁欤俾宿留,再和归来辞。
渊明归有田,公归徒四壁。
姑奉祝融祠,胜煮南山石。
公乎未得第,我辈惭登科。
空飧了无补,奈此归来何。
次韵仲实秋夜
空庭两犀株,吹香满前轩。
颇疑顾虎头,幻此金粟繁。
或是乘鸾女,月窟分天根。
更与泻浩露,尽洗蜂蝶喧。
苦无好事者,为我载一尊。
而我子张子,古谊夙所敦。
肯将新诗句,到我罗雀门。
何殊小山赋,欲招楚客魂。
犀首累佩印,陋矣不足论。
老我罕出户,东墙甘曝暄。
应同花下醉,式副我愿言。
迷神引
白玉楼高云光绕。望极新蟾同照。
前村暮雪,霁梅林道。涧风平,波声渺。喜登眺。
疏影寒枝颤,太春早。临水凝清浅,靓妆巧。
瘦体伤离,向此萦怀抱。觉璧华轻,冰痕小。
倦听塞管,转呜咽,令人老。素光回,长亭静,无尘到。
烟锁横塘暖,香径悄。飞英难拘束,任春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