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台窥食多驯鸟,夜榻听经有毒龙。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初度(chū dù)的意思:初次、第一次
春台(chūn tái)的意思:指春天的台子,用来比喻春天美好的景色或时光。
浮云(fú yún)的意思:比喻虚幻、不真实的事物或情感。
几时(jǐ shí)的意思:表示时间的不确定,相当于“何时”。
九峰(jiǔ fēng)的意思:形容山峰高耸、层峦叠嶂。
莲社(lián shè)的意思:莲社是一个古代的文学社团,指的是聚集文人墨客的地方。这个成语也可以用来形容一群文人墨客的聚会。
沦落(lún luò)的意思:指人从富裕、尊贵的地位陷落到贫困、卑微的境地。
迷途(mí tú)的意思:迷失道路,走错方向。
去住(qù zhù)的意思:指人的行动或言语态度,迅速果断,毫不犹豫。
散花(sàn huā)的意思:指分发物品、散发福利等,使人们得到好处或受益。也用来形容表演者在观众面前展示自己的才华或技能。
时钟(shí zhōng)的意思:指时间流逝的象征,比喻时间的推移和生命的有限。
谈玄(tán xuán)的意思:指谈论深奥的道理或哲学问题。
无踪(wú zōng)的意思:没有踪迹,无处可寻
相从(xiāng cóng)的意思:相互追随、相互依附、相互跟随
卓锡(zhuó xī)的意思:指人才出众,品德高尚。
讲时钟(jiǎng shí zhōng)的意思:指说话有条理、有节奏,讲话有规律,不拖沓。
-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位僧人前往开化寺居住的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寺庙的宁静与僧人的修行生活。首联“浮云去住本无踪,又报谈玄过九峰”以浮云喻指僧人行踪不定,但此次是为深入探讨玄妙之学而过九峰,暗示了僧人追求精神境界的坚定决心。颔联“卓锡定临湖上寺,散花初度讲时钟”描绘了僧人到达湖边寺庙后,以卓锡(僧人行脚时所用的水器)定位于此,初度散花并开始讲经,体现了僧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以及修行活动的庄严。颈联“春台窥食多驯鸟,夜榻听经有毒龙”则以春日鸟儿的悠闲与夜晚听经时的神秘氛围,营造出一种既宁静又充满神秘色彩的环境,暗示了僧人生活的独特之处。尾联“愧我迷途尚沦落,几时莲社得相从”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未能追随僧人修行之路的遗憾,以及对能与僧人一同在莲社(佛教中僧侣集会的场所)修行的渴望,流露出对僧人生活的向往和对自身修行道路的反思。整首诗通过对僧人生活场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佛教修行的宁静与深邃,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精神追求的共鸣与向往。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