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之方中,作于楚宫。揆之以日,作于楚室。树之榛栗,椅桐梓漆,爰伐琴瑟。
- 拼音版原文全文
定 之 方 中 先 秦 /诗 经 定 之 方 中 ,作 于 楚 宫 。揆 之 以 日 ,作 于 楚 室 。树 之 榛 栗 ,椅 桐 梓 漆 ,爰 伐 琴 瑟 。升 彼 虚 矣 ,以 望 楚 矣 。望 楚 与 堂 ,景 山 与 京 。降 观 于 桑 ,卜 云 其 吉 ,终 焉 允 臧 。灵 雨 既 零 ,命 彼 倌 人 ,星 言 夙 驾 ,说 于 桑 田 。匪 直 也 人 ,秉 心 塞 渊 ,騋 [1]牝 三 千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秉心(bǐng xīn)的意思:秉心指坚守自己的信念、原则,不受外界干扰。
楚室(chǔ shì)的意思:楚国的房子,指楚国的君主居住的地方。
楚宫(chǔ gōng)的意思:指楚国的宫殿,也用来形容华丽、壮丽的宫殿。
方中(fāng zhōng)的意思:指事物的中心或核心部分。
匪直(fěi zhí)的意思:指人品恶劣,为非作歹。
倌人(guān rén)的意思:指倌人,即农村中的佃农、长工。也指以倌人为代表的劳动人民。
景山(jǐng shān)的意思:指山明水秀,景色美丽壮观。
灵雨(líng yǔ)的意思:指雨水及时、适量,有利于农作物生长。
琴瑟(qín sè)的意思:比喻夫妻或恋人之间的感情和谐,相互配合,如琴瑟合鸣。
塞渊(sāi yuān)的意思:形容知识渊博、学问深厚。
三千(sān qiān)的意思:形容非常多,数量巨大。
桑田(sāng tián)的意思:比喻沧海桑田之变化,形容世事变迁。
桐梓(tóng zǐ)的意思:指友谊深厚,情意深长。
星言(xīng yán)的意思:形容言辞高明,富有智慧。
椅桐(yǐ tóng)的意思:指人的生活环境舒适,不受外界干扰。
允臧(yǔn zāng)的意思:允许藏匿
梓漆(zǐ qī)的意思:指人们对于事物的喜好和取舍不同,各有所好。
- 注释
- 定:定星,又叫营室星。
十月之交,定星昏中而正,宜定方位,造宫室。
于:古声与为通,作为之意。
楚:楚丘,地名,在今河南滑县东、濮阳西。
揆:测度。
日:日影。
榛、栗、椅、桐、梓、漆:皆木名。
椅,山桐子。
虚:一说故城,一说大丘,同“墟”。
堂:楚丘旁邑。
景山:大山。
京:高丘。
臧:好,善。
灵:善。
零:落雨。
倌:驾车小臣。
星言:晴焉。
夙:早上。
说,通“税”,歇息。
匪:犹“彼”。
直:特也。
秉心:用心、操心。
塞渊:踏实深远。
騋:七尺以上的马。
牝(音聘):母马。
三千:约数,表示众多。
- 注释2
①定:定星,又叫营室星。十月之交,定星昏中而正,宜定方位,造宫室。于:古声与为通,作为之意。 楚:楚丘,地名,在今河南滑县东、濮阳西。
②揆(音葵):测度。日:日影。
③榛、栗、椅、桐、梓、漆:皆木名。椅,山桐子。
④虚(音区):一说故城,一说大丘,同“墟”。
⑤堂:楚丘旁邑。景山:大山。京:高丘。
⑥臧:好,善。
⑦灵:善。零:落雨。倌:驾车小臣。
⑧星言:晴焉。夙:早上。说(shuì税),通“税”,歇息。
⑨匪:犹“彼”。直:特也。秉心:用心、操心。塞渊:踏实深远。
⑩騋(音来):七尺以上的马。牝(音聘):母马。三千:约数,表示众多。
- 翻译
- 定星十月照空中,楚丘动土筑新宫。度量日影测方向,楚丘造房正开工。栽种榛树和栗树,还有梓漆与椅桐。成材伐作琴瑟用。
登临漕邑废墟上,把那楚丘来眺望。望了楚丘望堂邑,测量山陵与高冈。走下田地看农桑。求神占卜显吉兆,结果必然很安康。
好雨夜间下已停,吩咐驾车小倌人。天睛早早把车赶,歇在桑田劝农耕。他是正直有为人,内心充实又深沉。良马三千多如云。
- 译文
定星十月照空中,楚丘动土筑新宫。度量日影测方向,楚丘造房正开工。栽种榛树和栗树,还有梓漆与椅桐。成材伐作琴瑟用。
登临漕邑废墟上,把那楚丘来眺望。望了楚丘望堂邑,测量山陵与高冈,走下田地看农桑。求神占卜显吉兆,结果必然很安康。
好雨夜间下已停,吩咐驾车小倌人。天睛早早把车赶,歇在桑田劝农耕。他是正直有为人,内心充实又深沉。良马三千多如云。
- 赏析
《鄘风·定之方中》全诗分三章,每章共七句。首章写在楚丘营建宫室。古代科学技术还比较原始,建造宅邸需要定向,只能依靠日星。定星每年夏历十月十五至十一月初,黄昏时分出现在正南天空,与北极星相对应,就可准确测定南北方位。至于东西,揆度日影也可确知。又十月后期方届农闲,严寒尚未至,古人于此时修宫筑室,自是相当科学。至于栽种树木,古代在宫殿庙宇建筑旁需植名木,如“九棘”“三槐”之类,也有一定规定。楚丘宫庙等处种植了“榛栗”,这两种树的果实可供祭祀;种植了“椅桐梓漆”,这四种树成材后都是制作琴瑟的好材料。古人大兴土木兼顾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这对今天也是一种启发。“爰伐琴瑟”,很有意思。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立国之初就考虑到将来能歌舞升平,琴瑟悠飏,可见深谋远虑与充满自信,非苟且偷安者比,由此让人品尝出诗中隐寓的褒美之意。首章写的是群体劳动,那样的科学规划,那样的紧张有序,那样的自豪自信,在颇为整饬而略带进行曲色彩的诗行中,读者仿佛触摸到了卫人重建家园时那种明朗而又热烈的欢快脉搏。可是,人们不可能自发盲目劳作,也不可能群龙无首,这一大规模工程究竟由谁擘画和领导的,由此造成小小悬念,自然折入二章的倒叙缘由,章法安排上具有跌宕之势。二章追叙卫文公卜筑楚丘的全过程。全过程包括二个层次:尽人事,敬天命。前五句为尽人事,先是“望”,后是“观”。望是登高远望,登上漕邑故墟,眺望楚丘。“望楚”的重复,说明端详得极其细致,慎重而又慎重。此外。还考察了附近的堂邑和高高下下的大小山丘。这显示文公有丰富的堪舆风水知识。“观”是降观,下到田地察看蚕桑水土,是否宜耕宜渔。这都是有关国计民生的根本大计,作为贤君自然不会疏忽。这五句从“登”到“降”,从“望”到“观”,全景扫描,场面宏远,在广阔雄伟的背景上刻划了既高瞻远瞩又脚踏实地的文公形象。最后两句写占卜,经“天意”认可,人事才算定局。与二章大刀阔斧手笔迥不相侔,三章却于细微处见精神。三章写文公躬劝农桑。“好雨知时节”,有一天夜里春雨绵绵滋润大地,黎明时分天转晴朗,文公侵晨起身,披星戴月,吩咐车夫套车赶往桑田。这幅具体的细节描写图,要传达的信息也不言而喻:文公重视农业生产,亲自前往劝耕督种。由小见大,文公平时夙兴夜寐劳瘁国事的情景,都不难想见。三章的最末三句是全篇的结穴,揭出题旨:他可不是平庸的一般的人,他的用心是多么的实在多么的深远啊!全诗叙事,都用赋的手法,从赋中让人品味出赞颂的韵味。“匪直也人,秉心塞渊。”二句虽然也是赋,却有更多的抒情色彩。由于文公“秉心塞渊”,崇尚实际,不繁文缛节做表面文章,才使卫国由弱变强。一、二、三章的所有叙写,无不围绕“秉心塞渊”而展开。诗末句“騋牝三千”,好像与全诗内容风马牛不相及,其实是构成一种因果关系。上述卜地、筑宫、兴农种种是因,此句是果。兵强马壮,常体现一国的富强,在文公治理下,卫国确实日臻富强。《诗经原始》也高度评价文公治卫,称其“不数年而戎马寖强,蚕桑尤盛,为河北巨邦。其后孔子适卫犹有庶哉之叹,则再造之功不可泯也”。
- 鉴赏
这首诗选自《诗经·小雅·楚宫》,是中国古代文学宝库中的作品。从诗的内容来看,描述的是一种仪式或庆典的情景,其中“定之方中”和“揆之以日”表明了一个对时间与空间精确测量的场合。这可能是一个重要的礼仪活动,如祭祀、婚礼或者其他需要严格按照传统规范进行的仪式。
诗中的“树之榛栗,椅桐梓漆”描绘了一种准备工作,其中包括了修剪树枝和制作乐器琴瑟。接下来的“升彼虚矣,以望楚矣”则是对所在位置的仰视与观赏,可能是在一个高台或者楼阁上眺望楚地的风光。
随后的“望楚与堂,景山与京”进一步展现了这种从高处远望的情形,诗人通过这样的方式表达了对周围自然环境和建筑物的观察和感受。之后,“降观于桑”可能是在仪式结束后,对农事的关注或是对未来收成的祈愿。
“卜云其吉,终然允臧”则展示了一种占卜行为,以求得吉祥的兆象。而在“灵雨既零,命彼倌人”中,可以看出一种命令或者指示给予执行者的情景,这可能与之前的仪式或庆典活动有关。
最后,“星言夙驾,说于桑田”描绘了一种早晨启程的情形,而“匪直也人,秉心塞渊,騋牝三千”则表达了诗人对某一事物的敬畏之情,以及其广博无边的内涵。
整体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景描写和仪式活动的叙述,展现出古代中国人民对于时间、空间、自然环境以及社会活动的认知与感受。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游勾漏
仙灵存窟宅,瑶木荫岩栅。
我行选名山,始蹑勾漏石。
我闻勾漏为二十二之洞天,纡盘勾曲非人寰。
上有石峰千丈之崟岌,前有清溪万折之潺湲。
普照嵓前云出入,白沙洞口云流湿。
仙坛石床互低昂,宝盖灵幡复披拂。
石鼎丹炉五百春,栖真昔有葛仙人。
道穷要眇归玄牝,心自虚无养谷神。
策杖芒鞋寻碧洞,临风迤逦觅仙伦。
仙乎仙乎不可见,稚川杳矣谁能亲。
忽闻招我彩云里,便御茅龙朝太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