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行鱼避楫,岸坐草留人。
- 拼音版原文全文
临 春 水 宋 /宋 庠 尽 日 临 春 水 ,非 关 问 要 津 。舟 行 鱼 避 檝 ,岸 坐 草 留 人 。香 萼 千 红 糁 ,苔 花 小 翠 鳞 。已 堪 遗 俗 虑 ,何 必 擉 江 滨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春水(chūn shuǐ)的意思:春天的水,比喻希望或新生。
翠鳞(cuì lín)的意思:形容物体的颜色鲜艳美丽。
非关(fēi guān)的意思:非关意味着不相关、不相干,表示与某事物无关。
何必(hé bì)的意思:表示某种行为或做法没有必要或没有意义。
红糁(hóng shēn)的意思:形容人的脸色红润、健康有光泽。
尽日(jìn rì)的意思:整天,一整天
临春(lín chūn)的意思:指接近春天,即快要到春天的时候。
俗虑(sú lǜ)的意思:指因受俗世观念的影响而产生的烦恼、忧虑。
要津(yào jīn)的意思:要津是指军事上重要的地区或要害地段,也用来比喻重要的关键之处。
坐草(zuò cǎo)的意思:坐在草地上,表示休息、放松。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春天的景象,诗人在春水之滨,感受到自然界生机勃勃的美好。"尽日临春水,非关问要津"表明诗人全日都在春水边,不是为了询问渡口的重要性。这里的“问要津”可能是指观赏或探寻,而不是出于实用的目的。
"舟行鱼避楫,岸坐草留人"一句生动地描绘了景象:船只在水面上航行,鱼儿为了避开船桨而躲藏起来;岸边的长椅上铺满了草,好像在等待着人们来坐。
接下来的两句"香萼千红糁,苔花小翠鳞"则是对春日景色的细腻描写。"香萼"指的是花朵,"千红糁"形容鲜艳的花瓣像绒毯一样铺满;"苔花"指的是地衣之类的小花,"小翠鳞"则是形容它们细小而有着翠绿色泽。
最后两句"已堪遗俗虑,何必擉江滨"表达了诗人对传统习俗的怀念与思考。"已堪"意味着已经可以,"遗俗虑"是指回忆和思索过去的风俗,而"何必擉江滨"则是在询问,为何一定要在江边寻找这些回忆和思考。
整首诗通过对春日自然美景的描绘,流露出诗人对于传统习俗的怀念之情,以及在大自然中寻找心灵寄托的意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有相士谓余四十六岁且死者诗以自笑古人云死生亦大矣此谓趁日力以进道者言之也苟不进道总是虚生修短何辨焉苟干道有见处夕死可矣然则死生讵足为大哉·其三
人情心事古犹今,寂寞空林寄此心。
贤圣不分聊中酒,亏成忘尽一开琴。
有书终日只掩卷,无病长年亦拥衿。
即使癃然似桑户,未逢点也是知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