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代简答林蒙庵先生》
《代简答林蒙庵先生》全文
明 / 陈献章   形式: 七言律诗

空山岁晚未逢君,天许穷交白云

贤圣中庸非我梦,东南风月谁分

浪求去马真堪笑,欲报来鸿未有因。

千古遗篇都剩语晚生何敢复云云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白云(bái yún)的意思:指白色的云彩,比喻轻松、自由自在的心情。

东南(dōng nán)的意思:指东南方向。

风月(fēng yuè)的意思:风月是指风景和月亮,常用来形容美好的自然景色或良好的人文环境,也可以表示男女之间的浪漫情愫。

堪笑(kān xiào)的意思:非常可笑,令人发笑的事物或情况。

空山(kōng shān)的意思:形容寂静无人的山谷中传来的声音。

南风(nán fēng)的意思:指暖和的风。比喻和煦的春风,也用来形容人的柔和温暖的态度。

千古(qiān gǔ)的意思:指长时间的历史时期,也可以表示永远、永久。

穷交(qióng jiāo)的意思:指在贫困的情况下相互交往,互相帮助。

剩语(shèng yǔ)的意思:剩余的言辞或话语。

谁分(shuí fēn)的意思:指事情的结果或归属不易判断,难以分辨清楚。

晚生(wán shēng)的意思:指晚辈、后来的一代。

未有(wèi yǒu)的意思:从未有过,以前没有过的事情。

贤圣(xián shèng)的意思:指智慧高尚、品德崇高的人。

有因(yǒu yīn)的意思:有原因、有缘由。

云云(yún yún)的意思:表示列举或者等等的意思。

中庸(zhōng yōng)的意思:中庸是指处事、言行等保持中立、不偏不倚的态度和行为准则。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陈献章的《代简答林蒙庵先生》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理想与现实之间落差的感慨。首句“空山岁晚未逢君”,描绘了诗人身处空寂山中,年终岁末仍未与友人相见的孤独情境。"天许穷交只白云",则以自然之景寄托深沉的友情,暗示与林蒙庵先生的交往如同高山流水,唯有白云为伴。

“贤圣中庸非我梦”表达诗人对于道德修养和理想境界的理解,他明白自己并非追求贤圣中庸之人,这并非他的梦想。然而,“东南风月可谁分”又流露出对美好事物无人共享的遗憾,暗示了对与林先生共享风月的渴望。

“浪求去马真堪笑”一句,自嘲般地提到那些过分追求功名的人,认为他们的行为可笑。而“欲报来鸿未有因”则表达了诗人想回报林先生的情谊却苦于没有机会或理由,体现了他对友情的真诚和无奈。

最后两句“千古遗篇都剩语,晚生何敢复云云”,诗人感慨历史长河中,许多佳作只剩空洞的话语,而自己作为后辈,不敢再轻易发表过多言论,流露出谦逊和对前人智慧的敬畏。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寓言深刻,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独特理解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作者介绍
陈献章

陈献章
朝代:明

(1428—1500)明广东新会人,字公甫,号石斋,晚号石翁,居白沙里,学者称白沙先生。正统十二年,两赴礼部不第。从吴与弼讲理学,居半年而归。筑阳春台,读书静坐,数年不出户。入京至国子监,祭酒邢让惊为真儒复出。成化十九年授翰林检讨,乞终养归。其学以静为主,教学者端坐澄心,于静中养出端倪。兰溪姜麟称之为“活孟子”。又工书画,山居偶乏笔,束茅代之,遂自成一家,时呼为茅笔字。画多墨梅。有《白沙诗教解》、《白沙集》。
猜你喜欢

快晴

地辟天开斗柄回,今朝红日遍池台。

新阳苏醒春前柳,轻暖医治雪后梅。

瓦屋螺青披雾出,锦江鸭绿抱山来。

衰翁也逐儿童喜,旋拨文书近酒杯。

(0)

立秋前四日夜泛舟至跨湖桥

短楫追凉十里来,夜深却御便风回。

离离蒲叶先秋老,袅袅蘋花带露开。

陌上歌呼簪稻穗,桥边灯火卖官醅。

时平乐事知何限,未叹流年两鬓催。

(0)

书怀

谢客元无疾,深居似有忧。

向空书咄咄,对竹送悠悠。

出每思安卧,归还念远游。

春衣典已惯,斗酒不难谋。

(0)

病愈看镜

镜中稍复旧朱颜,一笑衰翁乃尔顽。

三百瓮齑消未尽,不知更著几年还。

(0)

渔家傲

慧眼舒光无不见。尘中一一藏经卷。

闻说大千摊已遍。门方便。法轮尽向毫端转。

月挂烛笼知再见。西方可履休回盼。

要与老岑同掣电。酬所愿。欣逢十二观音面。

(0)

安乐窝中看雪·其一

同云漠漠雪霏霏,安乐窝中卧看时。

初讶后园罗玉树,却惊平地璨瑶池。

未逢寒食梨花谢,不待春风柳絮飞。

酒放半醺帘半卷,此情无使外人知。

(0)
诗词分类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诗人
沈周 成鹫 徐渭 刘基 陈维崧 宋祁 皇甫汸 郭之奇 袁宏道 李纲 刘敞 孙承恩 何景明 薛瑄 黄衷 邵雍 李东阳 戴亨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