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能(bù néng)的意思:表示不行、不可以、无法等意思,强调做某事的限制或禁止。
明眼(míng yǎn)的意思:指眼睛明亮,能看清事物;也指人聪明、机智。
衲僧(nà sēng)的意思:指出家修行的僧人,也用来形容人过分拘谨、拘泥于一些细节,不知变通。
能言(néng yán)的意思:能够说话,善于辩论。
善言(shàn yán)的意思:善于言辞,能够巧妙地运用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意见。
言者(yán zhě)的意思:指言辞有力、有说服力的人,也指能够言之有物、有见解的人。
言言(yán yán)的意思:言语,说话
撞墙(zhuàng qiáng)的意思:指在做事情上遭遇到困难或受到挫折,无法继续前进。
- 鉴赏
这首诗出自宋代禅宗诗人释广闻的《偈颂一百四十二首》中的第八十一首。诗中以“善言言者”、“善迹迹者”为引子,巧妙地运用了比喻手法,探讨了言语与行动的力量以及它们在表达真实思想和情感时的局限性。
“善言言者,言所不能言。”这句话意味着,尽管言语是人类沟通的主要工具,但它有时却无法完全传达出内心深处的复杂情感或深刻思想。语言受限于其自身的结构和表达能力,往往难以捕捉到那些微妙而难以言喻的感受或真理。
“善迹迹者,迹所不能迹。”这里通过“迹”来比喻行动或实践,强调行动本身可能超越了言语所能达到的范围。行动可以产生直接的影响,实现言语难以达成的目标,展现真实的自我和意图,甚至在某些情况下,行动比言语更能传递出深层次的意义。
“明眼衲僧,撞墙撞壁。”这句诗形象地描绘了即使是最有智慧和洞察力的僧人(“明眼衲僧”),在面对某些困境或挑战时,也可能感到困惑和挫败,如同撞墙撞壁一样,无法找到出路。它暗示了即使在知识和智慧的层面,人们仍然会遇到无法解决的问题,突出了人类认知和实践的局限性。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一系列富有哲理的比喻,探讨了言语与行动、理解与实践之间的关系,以及人类在追求真理和实现目标过程中的复杂性和挑战。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蚊蝇扰甚戏作
黑衣小儿雨打窗,斑衣小儿雷殷床。
良宵永昼作底用,只与二子更飞扬。
开尊匕箸须一洗,破卷灯火尤相妨。
从来所持白羽扇,自许百万犹能当。
安知手腕为汝脱,以小喻大真成狂。
挥之使去定无策,葛帐十幅眠空堂。
朝喧暮鬨姑听汝,坐待九月飞严霜。
寄怀元翁
岁年丰稻粳,井邑盛烟火。
北园曾未窥,王事方勤我。
花枝互低昂,鸟语相许可。
观物见归根,抚时终宴坐。
搔首望四邻,诸贤皆最课。
极工簿领书,甚办米盐颗。
平生短朱墨,吏考仰丞佐。
初无公侯心,骨相本寒饿。
明窗怀玉友,清绝吟楚些。
念君方坐曹,无因奉虚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