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5日(农历三月廿八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癸丑九月,六十自慨四首·其二》
《癸丑九月,六十自慨四首·其二》全文
清 / 张之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五龙甲等閒过,都付南槐梦里柯。

一曲铜琶谁与唱,十年铁砚竟空磨。

含情莺燕秋风老,翊运夔龙旧雨多。

苜蓿半盘清可供,充饥聊当采薇歌。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采薇(cǎi wēi)的意思:采摘薇草。比喻以微薄的物品或微小的成果自慰。

充饥(chōng jī)的意思:解决饥饿问题,填饱肚子。

含情(hán qíng)的意思:形容眼神、语言或行动中充满深情。

槐梦(huái mèng)的意思:指虚幻、不切实际的梦想或幻想。

甲等(jiǎ děng)的意思:最高等级;第一流;最优秀的

旧雨(jiù yǔ)的意思:指旧日的朋友、旧时的情人或熟悉的事物。

夔龙(kuí lóng)的意思:指形容人的品质或行为非常出色,超越常人。

六甲(liù jiǎ)的意思:指人的六个骨节,也比喻人的头面部分。

苜蓿(mù xu)的意思:指事物顺利发展,充满希望。

秋风(qiū fēng)的意思:秋天的风。也用来比喻寂寥、凄凉的情景或气氛。

十年(shí nián)的意思:指时间长久,表示时间的长短。

薇歌(wēi gē)的意思:指琴瑟和鸣,形容夫妻和谐相处。

五龙(wǔ lóng)的意思:指五个非常厉害的人或物。

翊运(yì yùn)的意思:指祥瑞的运气,幸运的好运。

一曲(yī qǔ)的意思:指一首曲子,也用来比喻一段事情或一段时间。

莺燕(yīng yàn)的意思:形容春天来临时,鸟儿飞舞的景象。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张之纯所作的《癸丑九月,六十自慨四首(其二)》。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典故,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人生无常的感慨。

首联“五龙六甲等閒过,都付南槐梦里柯”,以“五龙六甲”象征时间的流逝,比喻岁月如同流水般不经意地过去,一切都归于梦境中的槐树之柯,暗示着生命的短暂和虚幻。

颔联“一曲铜琶谁与唱,十年铁砚竟空磨”,通过“铜琶”和“铁砚”的典故,分别指代音乐和文学创作。诗人感叹自己未能找到与之共鸣的知音,即使耗费了十年的时间在文学创作上,最终也似乎徒劳无功,表达了对艺术追求的无奈与失落。

颈联“含情莺燕秋风老,翊运夔龙旧雨多”,以“莺燕”和“夔龙”作为意象,前者象征着青春与活力,后者则代表了辅助君主的大臣。这一联描绘了时光的无情,让青春与活力逐渐消逝,而曾经的辅佐君王的能臣也已不再,流露出对往昔岁月的怀念与对现实的无奈。

尾联“苜蓿半盘清可供,充饥聊当采薇歌”,以“苜蓿”和“采薇”为喻,前者是低贱的食物,后者则是古代隐士的食粮。诗人在这里表达了即使生活贫困,也要保持内心的清高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以采薇歌为乐,寄托了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和对现实困境的超脱态度。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和历史典故的巧妙运用,深刻地表达了诗人对生命、时间、艺术、友情以及理想生活的复杂情感和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张之纯
朝代:清

字尔常,一字二敞,号痴山。光绪庚子恩贡,安徽直隶州州判。著有叔苴吟、听鼓閒吟等集。
猜你喜欢

送韦庵归番禺

楚游千里计江程,天属相违此合并。

汉室郎占天上宿,荀家孙是膝前星。

试周喜看先持印,问政何殊旧过庭。

归共亲知谈乐事,玉缸须待倒南溟。

(0)

题韩湘子像

昌黎千载士,虎踞白玉堂。

毛锥三寸夺造化,抉剔海岳无晶光。

此事古来鬼神忌,真宰泣诉令投荒。

顷刻花,逡巡酒,蓝关雪花大于斗。

冰衬马蹄冻欲僵,等閒笑破山人口。

驱烟雾,御氤氲。

仙耶非耶且勿论,静里悠悠谁似君。

(0)

晚晴漫述

青天寥廓行白云,一时夕景开晴曛。

清风院宇荡炎燠,高枝鸟雀鸣欢忻。

我坐花前北檐下,仰天看云心欲驾。

虚空燕举掠微茫,须臾月出溪昏夜。

黄金宝殿丽岧峣,西来诸山锦障朝。

时雨时晴盛王理,殷勤仰止唐虞遥。

(0)

春闺怨

花落深闺午漏迟,箜篌弹罢欲沾衣。

东风绿遍江南草,底事王孙尚未归。

(0)

癸未岁人日和杜工部韵简吴东湖

晴明人日那能得,方朔占书试举看。

老去不无惊岁改,杯迟犹自作春寒。

世间噂沓同风过,客里光阴信指弹。

七种菜羹传旧俗,呼童办此未为难。

(0)

和武靖侯赵公赏花诗韵·其三

宿雾初收雨过檐,侯门池馆绿阴添。

波间香饵金鳞出,叶下黐竿翠羽黏。

谩遣易牙调异馔,不教符朗识生盐。

酒阑夜色清如水,露滴松梢湿老髯。

(0)
诗词分类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诗人
吕不韦 公羊高 谷梁赤 宁戚 孔子 墨子 江采萍 徐惠 李朝威 李延寿 房玄龄 吴理堂 邹弢 孙梁 洪昇 郭麐 冯云山 高鹗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