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见遥看处,纷然画景披。
阇黎粥饭罐,奚足语以斯。
谓是宜图取,若霭属车随。
传语示其弟,坚頫踪可师。
《命张若澄图镇海寺雪景因而有作》【清·弘历】寺景宜遥看,到寺无多奇。却见遥看处,纷然画景披。予因是絜矩,万事皆如兹。动而世为道,言行法则垂。此言往者然,至若生同时。远则有望耳,不厌更近之。偶此道中庸,释典何即离。阇黎粥饭罐,奚足语以斯。可惜占福地,尽属黄与缁。忆我前度来,回銮驻道陲。彼时亦逢雪,瑞叶纷葳蕤。翠柏红墙间,寒剽送响迟。谓是宜图取,若霭属车随。粉本为指授,帧端题以诗。逮今成旧迹,宝笈藏石渠。六霙仍践盟,旋融春光熙。数间精舍中,月户亲凭窥。千林复万巘,色相难为辞。传语示其弟,坚頫踪可师。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27067c711d497388200.html
宝笈(bǎo jí)的意思:指珍贵的书籍或文献,也可指学问渊博的人。
彼时(bǐ shí)的意思:指特定的过去时刻或时期。
不厌(bù yàn)的意思:不感到厌烦,不厌倦。
传语(chuán yǔ)的意思:通过言语传递信息或者传达意思。
春光(chūn guāng)的意思:春天的阳光,指春天的美好景色或春天的气息。
翠柏(cuì bǎi)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品质高尚、坚贞不屈。
多奇(duō qí)的意思:形容事物异常奇特、多样化。
法则(fǎ zé)的意思:法则指的是事物运行的规律或原则。
饭罐(fàn guàn)的意思:指吃饭的容器或饭盒。
粉本(fěn běn)的意思:指书籍、文件等的副本或复制本。
福地(fú dì)的意思:福地是指有福气的地方,也可以指福气深厚的人。
光熙(guāng xī)的意思:形容光明明亮、耀眼。
红墙(hóng qiáng)的意思:红墙指的是宫殿、庙宇等建筑物的墙壁,也可以用来比喻权力、势力的象征。
画景(huà jǐng)的意思:描绘景物,形容描述生动逼真。
回銮(huí luán)的意思:指君主返回都城,也用来比喻回到原来的位置或状态。
践盟(jiàn méng)的意思:履行盟约或誓言。
精舍(jīng shè)的意思:指修行者、学者修身养性的地方。
旧迹(jiù jì)的意思:指古代的建筑遗迹或历史遗迹。
可惜(kě xī)的意思:表示对某种情况或事物感到遗憾、惋惜。
六霙(liù yīng)的意思:形容天空阴沉、云雾密布的景象。
难为(nán wéi)的意思:为难、困扰、不容易
前度(qián dù)的意思:指过去的恋爱关系或婚姻。
瑞叶(ruì yè)的意思:美好的事物或好运的象征。
色相(sè xiàng)的意思:指人的容貌、气色或事物的色彩、外表。
舍中(shè zhōng)的意思:指在自己的家中,也就是“舍”中,做出了某种选择或者决策。
释典(shì diǎn)的意思:
◎ 释典 shìdiǎn
[Buddhist scripture;Buddhist sutras] 佛经
石渠(shí qú)的意思:指行走时脚下的小溪流水声,比喻言辞或文章的流畅自然。
属车(shǔ chē)的意思:指人贪图享受,沉迷于车马等物质享受,不思进取,不务实际。
同时(tóng shí)的意思:指两个或多个事件、行动或状态在相同的时间发生或存在。
万事(wàn shì)的意思:万事如意是一个祝福的词语,意思是希望一切事情都能如愿以偿,顺利成功。
往者(wǎng zhě)的意思:过去的事情已经无法改变,无法劝谏。
葳蕤(wēi ruí)的意思:形容花草茂盛、繁华的景象。
为道(wéi dào)的意思:为了追求真理和道德,奉行道义之道。
无多(wú duō)的意思:没有多余的,没有剩余的
相难(xiāng nán)的意思:彼此难以相容、相处困难。
行法(xíng fǎ)的意思:行动的方式和方法。
言行(yán xíng)的意思:指说话和行动,表示言语和行为的一致性。
遥看(yáo kàn)的意思:从远处观察,不能近距离接触或了解事物的真实情况。
因是(yīn shì)的意思:因为是这样,所以……
有望(yǒu wàng)的意思:有希望,有可能取得成功。
月户(yuè hù)的意思:指月亮挂在房檐下,形容月亮低垂、挂得很低。
指授(zhǐ shòu)的意思:指引和教导。
至若(zhì ruò)的意思:非常像,极其相似
中庸(zhōng yōng)的意思:中庸是指处事、言行等保持中立、不偏不倚的态度和行为准则。
这首诗由清朝乾隆皇帝所作,名为《命张若澄图镇海寺雪景因而有作》。诗中描绘了作者在镇海寺所见的雪景之美,并通过这一景象表达了对禅宗智慧和自然和谐的深刻感悟。
首句“寺景宜遥看”,点明了欣赏寺庙美景的最佳方式是站在远处眺望,暗示了远观与近赏的不同感受。接下来,“到寺无多奇”则似乎在说,当真正进入寺庙时,可能发现不了太多特别之处,引出下文对远观之美的强调。
“却见遥看处,纷然画景披”,描绘了从远处眺望寺庙时,仿佛一幅生动的画卷展现在眼前,充满了生机与美丽。这种远观的视角,让诗人感受到了一种超脱于日常琐碎的美好。
“予因是絜矩,万事皆如兹”,表达了诗人通过这次远观体验,领悟到了万事万物都应该像眼前的美景一样,保持和谐与平衡。这不仅是对自然景观的赞美,也是对生活态度的一种倡导。
“动而世为道,言行法则垂”,进一步阐述了行动与言语应遵循自然之道,如同描绘美景一般,需要用心去体会和表达。这里体现了诗人对于道德修养和个人行为准则的重视。
“此言往者然,至若生同时”,表明了这种对自然和谐的追求和理解,不仅适用于过去,也适用于当下,甚至未来。这是一种超越时空的哲学思考。
“远则有望耳,不厌更近之”,强调了无论距离远近,都能欣赏到美好的事物,不必因为距离的限制而感到遗憾。这反映了诗人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
“偶此道中庸,释典何即离”,提到在追求中庸之道的过程中,佛教经典同样可以作为指引。这体现了诗人对多种文化思想的融合与尊重。
“阇黎粥饭罐,奚足语以斯”,通过提及僧侣的日常生活,表达了对简单生活的赞赏,认为物质的简朴并不妨碍精神世界的丰富。
“可惜占福地,尽属黄与缁”,感叹于寺庙作为福地,却被僧侣(黄衣)和道士(缁衣)所占据,表达了对自然美景被特定群体专享的遗憾。
“忆我前度来,回銮驻道陲”,回忆起之前来访时的情景,那时正值雪景,瑞雪纷飞,景色壮观。这段描述增添了诗歌的历史感和怀旧情调。
“翠柏红墙间,寒剽送响迟”,描绘了雪后翠柏与红墙间的静谧景象,以及寒风吹过时的悠长回响,营造了一种宁静而庄严的氛围。
“谓是宜图取,若霭属车随”,表达了诗人希望将眼前的美景绘制成画,让这幅画作跟随车辆一同流传,成为永恒的记忆。
“粉本为指授,帧端题以诗”,说明了诗人不仅亲自题诗,还指导画家绘制了这幅雪景图,体现了他对艺术创作的参与和贡献。
“逮今成旧迹,宝笈藏石渠”,指出随着时间的流逝,这幅画作成为了历史的见证,被珍藏在宝笈之中,供后人欣赏。
“六霙仍践盟,旋融春光熙”,描述了雪景在春日阳光下逐渐融化,展现出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象征着新生命的开始。
“数间精舍中,月户亲凭窥”,最后,诗人想象自己在一间小屋中,透过月门窥视外面的世界,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向往和亲近。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哲思,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对生活哲学的探索以及对艺术创作的热忱。它不仅是一首描绘雪景的诗作,更是对人生、自然与艺术之间关系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