蚕殉人于巧,鸠拙不补巢。
我有池有鱼,子有竺可交。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隐士生活的画面,充满了深沉的哲理与对自然的向往。诗人以“蚕殉人于巧,鸠拙不补巢”开篇,巧妙地运用了两个典故,蚕因巧而牺牲,鸠因拙而无法修补自己的巢穴,以此来比喻世间的智者和愚者,引出对人生智慧与行动的思考。
接着,“披发而行吟,坏户居草茅”描绘了一个披头散发、边走边吟唱的隐士形象,居住在破旧的房屋中,与自然为伴,远离尘嚣,表达了诗人对自由、自然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我有池有鱼,子有竺可交”则转而表达诗人与友人的关系,既有物质上的分享(池塘里的鱼),也有精神上的交流(竹子象征着高洁的友谊),体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
最后,“将寻于陵子,灌蔬烹苦匏”表明诗人打算寻找隐居的于陵子,一起种植蔬菜,烹煮苦匏(一种植物果实),过着简朴而充实的生活,进一步展现了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对简单生活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场景描绘和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状态的追求,以及对自然、友情和简朴生活的赞美。
蚕欲老,麦半黄,前山后山雨浪浪。
农夫辍耒女废筐,白衣仙人在高堂。
我生倦行路,此行欣不辞。
我岂与人异,厌闲乐驱驰。
王事当有行,忘身那自知。
闽盗入吾部,梅川作潢池。
白羽飞赤囊,碧油走红旗。
履霜戒不早,蔓草要勿滋。
士皆冲冠怒,人挟报国私。
我行梅始花,我归柳应丝。
会当挥蝥弧,一笑封鲸鲵。
休愁荦确路,即赋竞病诗。
新秋一杯酒,风雨早凉天。
眷言西邻友,咫尺莫能前。
岂无病羸马,泥滑不胜鞭。
端居何为者,落寞掩书眠。
高柳飒已疏,碧草留馀鲜。
衰怀感徂节,客舍悲流年。
孤吟谁与和,独酌还醒然。
新晴野路乾,期子南山边。
久觉宦情薄,何堪星岁徂。
冰鱼寒不动,沙鹤晚相呼。
日短挥戈舍,天閒造物炉。
河澄诸浦涸,山秃万林枯。
感为中来远,心因不倚孤。
虚名三品禄,懦政五州符。
稷契熙妫祚,萧张翼汉图。
曩贤真命世,今忝剧非夫。
狐偃腥臊肉,随何腐烂儒。
是非均一马,多少任双凫。
念老归欤叹,铭恩蕞尔躯。
风声犹栗烈,酒意近屠苏。
薛县能琴客,桓家善笛奴。
歌吟聊自适,何必矢嘉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