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释
- 昔:从前。
燕:燕子。
沉香亭:唐代名亭,与杨贵妃有关。
今:现在。
送老:度过晚年。
破茅屋:破旧的茅草屋。
醉翁:指欧阳修,号醉翁。
耳虽白:耳朵虽然已经变白。
坡仙:苏轼,号东坡居士,人称坡仙。
鬓已秃:鬓发已经斑白。
- 翻译
- 从前燕子曾见过沉香亭的繁华
如今我却只能在破旧茅屋里度过晚年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刘克庄所作,名为《送月蓬道人南游寄呈阳岩侍读直院侍郎六言三首(其一)》。从这短短的四句话中,可以感受到诗人对于时光流转和人生变迁的深刻感慨。
“昔燕见沉香亭”中的“昔”,意指过去,是一个回忆的开始。在古代,燕通常与欢乐、宴饮联系在一起,而沉香亭则是诗人曾经游历过的地方。这里隐含着对往日美好时光的怀念。
接下来的“今送老破茅屋”表达了现实的凄凉。时间带走了青春,留下的只是一间破旧的茅草房。这两句诗构成了一种强烈的对比,显示了诗人对于时光流逝和个人命运变迁的无奈感受。
“醉翁之耳虽白”中的“醉翁”,指的是李白,这里用他来象征诗人的朋友或同代人。而“坡仙”,则是指苏轼。这两位都是唐宋时期的著名诗人。通过提及他们,诗人实际上是在表达自己与时代巨匠们共同经历了时间的洗礼。
最后,“坡仙之鬓已秃”则更加深化了这种感慨。“鬓秃”,即头发稀疏,是老年的象征。这句诗强调了时光对人生的侵蚀,甚至连那些曾经辉煌的文学巨匠也不例外。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比昔日欢乐与今日颓败,以及引用古代伟大诗人的形象,表达了诗人对于时代流逝和个人衰老的深切感受。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台城路.辽后洗妆楼
东楼春色天边落,来时白蘋风作。
凤辇曾留,瑶台乍起,妆点远山眉角。宫蝉绰约。
想欲动晨光,未垂帘箔。
炫转荧煌,明星一一带池阁。
兴亡几番过眼,听游人指说,斜照城脚。
窣堵波高,雨淋铃急,坏磴莓墙萧索。
惊飙振箨,是曲里琵琶,白翎哀雀。
只有长河,潺湲声似昨。
水龙吟.白莲
平湖烟水微茫,个人彷佛横塘住。
碧云乍起,羽衣初试,靓妆楚楚。
露下三更,月明千里,悄无寻处。
想芦花苹叶,冥濛一色,迷玉井、峰头路。
莫是苎萝未嫁,曳明珰、若耶归去。
游仙梦杳,瑶天笙鹤,凌波微步。
宿鹭飞来,依稀难认,风吹一缕。
泛木兰舟小,轻绡掩映,问谁家女。
满江红.和锡鬯吴大帝庙下作
遗庙江东,旧日是、紫髯天下。
英魂在、灵风梦雨,卷旗飘瓦。
师子雄才原足惜,孝廉妩媚还能霸。
笑周郎、帷幄虑偏长,忘中夏。羞铜雀,东风借。
军衣白,艨艟驾。彼孙刘之睦,姻盟何假。
自惜江山吴子国,于今父老新丰社。
听石头、战鼓似寒潮,空城打。
翠楼吟.七夕
壁月依弦,琼梭掷锦,星期好逢秋霁。
银河低渺渺,又何事离愁兜起。画屏无睡。
定细数虬壶,频占鹊喜。天如水。
夜深听说,巧云新缀。此际。
应笑神仙,几聘钱输了,艳悰迢递。
玉箫声渐歇,知伊处瓜筵收未。风前露底。
待灵匹年年,绡衣孤倚。
湘帘外,晓寒吹雨,滴离人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