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宿雾山雾,晨茹芝山芝。
我有爱山痴,山僧知不知。
陈迹(chén jì)的意思:指已经过去的事物或迹象。
翠竹(cuì zhú)的意思:翠竹指的是绿色的竹子,比喻品德高尚的人或环境清幽的地方。
登临(dēng lín)的意思:登上高处或高山,指登上高处以观赏美景或远望。
对景(duì jǐng)的意思:对比观察景物,领会景物的美妙之处。
黄花(huáng huā)的意思:比喻事物或人的本质已经改变或消失。
落日(luò rì)的意思:指太阳落山,天色暗下来,也用来比喻人或事物的衰落、结束。
眠云(mián yún)的意思:指云彩在天空中静静地飘浮,如同在休息睡眠一样。比喻人在安逸、舒适的环境中悠闲自得,不思进取。
那得(nà de)的意思:表示事情不可能实现,无法达到预期结果。
年来(nián lái)的意思:指多年以来的时间。
期程(qī chéng)的意思:指事情或计划的进展和发展的时间安排。
崎岖(qí qū)的意思:形容道路或情况艰难、坎坷。
青山(qīng shān)的意思:指山脉或山岭,也可用来形容山色葱翠、景色美丽。
山僧(shān sēng)的意思:指隐居山林的僧人,比喻远离尘嚣,修身养性的人。
山色(shān sè)的意思:山的景色、山的颜色
山扉(shān fēi)的意思:山门的门扉,比喻重要的人物或重要的地方。
嗜好(shì hào)的意思:对某种事物有特别的喜好或偏爱。
税驾(shuì jià)的意思:指皇帝御驾亲临,也泛指高官显贵的到来。
宿雾(sù wù)的意思:指夜晚的雾气,比喻长时间不散的争论或争执。
田野(tián yě)的意思:指农田、农村。也可用来比喻广阔的领域或广阔的心胸。
忘言(wàng yán)的意思:指人说话前后不一致,或说话不清楚,无法表达清楚自己的意思。
王事(wáng shì)的意思:指国家政务,也泛指与国家有关的事务。
未惬(wèi qiè)的意思:未达到满意的状态
新诗(xīn shī)的意思:指创作于近代的诗歌形式,与古代诗歌形式相对。
新奇(xīn qí)的意思:指事物新颖、奇特、罕见,与众不同。
心期(xīn qī)的意思:心愿、志向。
一一(yī yī)的意思:逐个、一个一个地;按顺序、依次。
一对(yī duì)的意思:指两个成对的人或物。
这首词作是宋代词人刘焘的《宿华严院》,其艺术造诣在于以平淡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山水之美的喜爱与融合,以及对佛法修持的向往。全诗通过夜宿雾中之山、晨赏芝兰,表现出诗人对于大自然的亲近感和生活态度。
“年来嗜好衰,但与青山宜。”此句表达了诗人随着岁月流逝,对世俗功名利禄之类的追求日渐淡薄,而对自然山水的喜爱却更加浓厚,体现出一种超脱尘世、返璞归真的生活理念。
“登临意未惬,出户车已脂。”诗人虽有攀登高峰、眺望四野之愿,但又觉得即使出了家门,心中的那份不满足与不安也随着车轮的移动而扩散开来。这里透露出一种对现实世界的不满和对精神寄托的渴望。
“王事有期程,爱山岂余私。”诗人通过这句话表达了即使是国王的事务也有其规律和程序可循,但他个人的喜好却是纯粹而无需掩饰的,这份喜爱不受外界干扰,是一种精神上的自由。
“崎岖田野间,食寝将安之。”在崎岖不平的田野之间,诗人寻找到了一种简单生活的安逸。这里,“食寝”指的是最基本的生存需要,而“将安之”则表达了对这种生活状态的接受与享受。
“天寒未落日,税驾忽在兹。”即使是寒冷的冬日,太阳尚未下山,征收田租的车辆也突然到来,这里诗人通过现实生活中的突发事件,映射出一种超然物外的心境。
“二山已陈迹,兹处尤新奇。”诗人提到的“二山”可能是指之前曾经游历过的某两个山峰,而现在所在之地则是一片未被世人发现的新奇之地。这表明了诗人的好奇心和对未知世界的探索欲望。
“翠竹与黄花,一一对山扉。”这里,“翠竹”指的是青翠的竹子,“黄花”则可能是指菊花或者其他什么黄色的小花。这些自然景物正好配对,像是守护着山门一样,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生机勃勃的画面。
“对景自忘言,若与予心期。”诗人在这美丽的景致面前,不由自主地沉默无言,因为这种景色已经超越了语言的表达,而是直接触动了内心深处的共鸣。
“眠云饱山色,那得困与饥。”这里,“眠云”可能指的是诗人在云雾缭绕之中入睡,所谓“饱山色”则是说诗人的心灵已经被山水的美好所充盈,不再有世俗中的忧虑和匮乏。
“山僧喜我来,迎我留新诗。”最后,这里的“山僧”可能指的是住在山中修行的佛教僧人。他们对诗人的到来感到高兴,并以此为契机创作了新的诗篇。这不仅反映出诗人与自然、与精神世界之间的和谐,也表达了一种文化上的交流与共鸣。
“我有爱山痴,山僧知不知。”这最后一句则是对全诗主题的总结,诗人坦言自己对于山水之美的喜爱已经到了近乎痴迷的地步,而那位山中的僧人是否能完全理解这种情感,则留下了一个开放式的问题。
总体而言,这首词作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表达了一种超脱尘世、向往精神寄托的生活态度,同时也展现出诗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共生,以及对文化交流的深切理解。
吴山有云樵,樵采乐事多。
秋金铸为斧,若木求作柯。
斩伐声丁丁,云中闻唱歌。
略杓横涧溪,负薪出烟萝。
胸次饱丘壑,足迹经岩阿。
太白称文人,会稽羡翁子。
在昔维读书,于今兼画史。
圣皇梦良弼,求访心未已。
待君写其形,平步拾青紫。
何必老山林,孜孜日劳已。
歌楼娃馆瞰林麓,绣臼缃帘捲朝旭。
东风吹暖杏花红,疏雨酿晴芳草绿。
赏春公子云锦裳,联镳路溢兰麝香。
珊瑚鞭敲白玉镫,紫骝马控青丝缰。
醉归晚度曲江边,傍人笑指蓬莱仙。
貂求不惜千金贵,来朝拟泛西湖船。
梦魂快趁天风,琅然飞上三山顶。
何人唤起,鱼龙叫破,一泓杯影。
玉府清虚,琼楼寂历,高寒谁省?
倩浮槎万里,寻侬归路,波声壮侵山枕。
便有成连佳趣;理瑶丝、写他清冷。
夜长无奈,愁深梦浅,不堪重听。
料得明朝,山头应见,雪昏云醒。
待扶桑净洗,冲融立马,看风帆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