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褒贬(bāo biǎn)的意思:褒贬是指对事物进行评价,分别表示赞扬和批评。
奔驰(bēn chí)的意思:指快速奔跑,形容行动迅速、疾驰的意思。
独有(dú yǒu)的意思:指独特、只有一个,没有其他相同的。
法律(fǎ lǜ)的意思:法律是指国家规定的具有强制力的规范行为的准则和制度。
见知(jiàn zhī)的意思:了解、知晓
凌迟(líng chí)的意思:指将人活活剖开或肢解,进行残忍的折磨。
名相(míng xiāng)的意思:指在历史上有名望的高级官员,也用来形容在某个领域或行业中具有卓越地位和声望的人。
三宗(sān zōng)的意思:三个主要的宗派或派别
删补(shān bǔ)的意思:指修正、修改文章或事物的缺点或不足。
提纲(tí gāng)的意思:提纲是指写作或演讲时的大纲或框架,用来概括和组织内容。
行持(xíng chí)的意思:指一个人的行为举止端庄、得体,符合社会道德规范。
逸荡(yì dàng)的意思:形容人逍遥自在,不受拘束。
一字(yī zì)的意思:指只有一个字,形容极为简洁。
祖师(zǔ shī)的意思:祖先的师傅,指某一领域的创始人或权威人物。
- 鉴赏
这首诗《谒照师塔二首(其一)》由宋代僧人释宗敏所作,通过简洁而深邃的语言,表达了对佛法传承与个人修行的深刻思考。
首句“苧麻删补后,法律渐凌迟。”以苧麻为喻,象征佛法经典经过删减补充后的变化,暗示佛法在传承过程中可能逐渐失去了原有的纯粹与完整,法律(此处指佛法的教义与戒律)的权威性似乎也逐渐减弱。这种现象引发了诗人对于佛法真谛与传统价值的反思。
接下来,“一字谁褒贬,三宗绝见知。”进一步探讨了佛法中的细微之处,即每一个字都可能蕴含着深意,但又难以被轻易理解或评判。这里的“三宗”可能指的是佛教中的三大宗派,强调了不同见解和解释之间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以及理解佛法的难度。
“奔驰事名相,逸荡傲行持。”则揭示了在追求佛法的过程中,人们往往过于执着于形式和表面现象(名相),忽略了内在精神的修炼和坚持(行持)。这种追求外在形式而忽视内心修为的现象,反映了修行者在实践中可能存在的误区。
最后,“独有芝园老,提纲继祖师。”通过描述一位年长的修行者(芝园老),强调了在佛法传承中,真正能够把握核心、延续祖师精神的人物的重要性。这位老者不仅代表了对传统智慧的坚守,也是后辈学习和效仿的对象,体现了佛法传承中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精神。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佛法传承与个人修行的深入探讨,表达了对传统价值的尊重、对现代佛法实践的反思,以及对真正能引领后世、传承佛法精髓之人的敬仰。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