鲸牙未能拔,此舌焉可扪。
正苦太料理,结墙陈黄门。
曩者人所宝,百不十一存。
百世(bǎi shì)的意思:百世意为百代,表示永恒、久远。
百怪(bǎi guài)的意思:形容各种各样的奇怪现象或怪异的事物。
不与(bù yǔ)的意思:不互相交流或接触
长啸(cháng xiào)的意思:指高声长时间地吹口哨或吹号角等发出的声音
嗒焉(tà yān)的意思:形容声音突然响起或事情突然发生。
地根(dì gēn)的意思:指事物的根基或基础。
迩来(ěr lái)的意思:指近来、最近的一段时间
法律(fǎ lǜ)的意思:法律是指国家规定的具有强制力的规范行为的准则和制度。
烦冤(fán yuān)的意思:指烦恼和冤屈。
浮薄(fú bó)的意思:形容人轻浮、浅薄、不深沉。
更番(gēng fān)的意思:更番指不断变更、更换,形容频繁改变、不断变动。
冠佩(guān pèi)的意思:戴上帽子和佩饰物。也指担任高官重要职务。
海波(hǎi bō)的意思:形容大海波澜起伏,比喻事物变化无常或动荡不安。
洪濛(hóng méng)的意思:形容雾气非常浓厚,无法看清前方事物。
江汉(jiāng hàn)的意思:指江河的宽阔和汉水的湍急,比喻宽广的胸怀和奔放的气概。
截然(jié rán)的意思:完全不同、截然相反
精思(jīng sī)的意思:精细的思考和思维。
昆仑(kūn lún)的意思:指高山,也用来形容非常高大的事物。
来格(lái gé)的意思:指人或事物的品质或状态非常好,超出一般水平。
兰荪(lán sūn)的意思:形容文章或音乐美好动人。
料理(liào lǐ)的意思:处理、安排事物;做饭菜。
鹏骞(péng qiān)的意思:形容人的志向远大,胸怀宽广。
披沙(pī shā)的意思:披沙指的是穿越沙漠或沙地。
人生(rén shēng)的意思:人生犹如一场梦境,转瞬即逝。
神化(shén huà)的意思:将人物或事物赋予神灵般的特质或地位。
世孙(shì sūn)的意思:指子孙后代,也指后代子孙。
十一(shí yī)的意思:指十一月,也指国庆节。
束发(shù fà)的意思:将头发束起来,不散乱。
滔滔(tāo tāo)的意思:形容水势浩大、声势磅礴,也用来形容言辞或文章的气势磅礴、连绵不绝。
提法(tí fǎ)的意思:指用特定的方式或方法来表达某种观点或看法。
天地(tiān dì)的意思:
◎ 天地 tiāndì
(1) [heaven and earth;universe;world]∶天和地。指自然界和社会
天地山川。——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天地之闻。——清· 黄宗羲《原君》
天地之大
震动天地。——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2) [scope of operation;field of activity]∶比喻人们活动的范围
(3) [nature;be tween Heaven and earth] 指天地之间,自然界
天地之精也。——《吕氏春秋·慎行论》
天地百法乎。——清· 洪亮吉《治平篇》又
天地调剂之法也。
天地不能生人。
天地之所以养人也。
形色(xíng sè)的意思:指外貌、形象。
仰首(yǎng shǒu)的意思:抬头向上看,指仰望或向上追求。
要荒(yào huāng)的意思:形容情况非常危险或艰难。
一变(yī biàn)的意思:形容事物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斩斩(zhǎn zhǎn)的意思:形容勇敢果断,毫不犹豫。
知达(zhī dá)的意思:知识广博,见识深远。
中原(zhōng yuán)的意思:指中国北方地区的中心,也泛指中心地带。
中道(zhōng dào)的意思:指在两个极端之间寻求平衡和妥协的做法。
自失(zì shī)的意思:指自己做出错误的举动或言论,失去应有的自制力和自律能力。
俎豆(zǔ dòu)的意思:指古代祭祀时摆放在祭坛上的肉食和豆子,比喻人们为了争夺利益而互相争斗。
天地根(tiān dì gēn)的意思:指人的本质、根本。
这首诗是清朝诗人黎兆勋的《书郘亭诗后》,通过对自然和历史的深沉思考,表达了对传统文化的敬仰与坚守,以及对个人追求的哲理探索。首句“精思窥洪濛,力抉天地根”展现了诗人深入探究宇宙奥秘的决心,接着赞美杜甫、韩愈等先贤的深远影响。诗人感叹人生短暂,主张早年即应致力于高尚品德,“束发歌兰荪”象征着纯洁的志向。
“中道厌浮薄,冠佩朝厥尊”批评社会风气的虚浮,表达出对尊崇道德的向往。然而现实中的困难重重,如“鲸牙未能拔,此舌焉可扪”,诗人以拔鲸牙为喻,揭示了改革的艰难。接下来,诗人笔触转至创作,将文字比作滔滔江汉源,寓意灵感之丰富。
“泗渊揽百怪,古鬼生烦冤”暗示历史的复杂与幽深,诗人感慨于历史的繁复与冤屈未解。他进一步反思自己的写作态度,“正苦太料理,结墙陈黄门”,表示对过于繁琐的文风感到困扰。然而,诗人的风格发生了转变,“海波掀日翻”象征着革新与突破。
最后,诗人强调真正的艺术价值在于传达神韵而非形式,“截然提法律,万马腾中原”,并指出过去的瑰宝如今留存甚少,他决心在破碎中寻找完整,如“披沙拣更番”。结尾处,诗人以“嗒焉若自失,仰首鹍鹏骞”表达出超脱世俗的境界,认识到达到神妙境界的关键不在外在,而是内心的领悟。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沉的哲理,展示了黎兆勋对文学创作的深刻理解和独特见解,以及他对传统文化的执着追求。
曾于曲宴,见渠侬少小,羞蛾攒绿。
青鸟琼台烦几至,始听红窗一曲。
局厌弹棋,豆安骰子,缘少珠盈斛。
齐奴歌里,绿珠愁绝双犊。
总道小住为佳,采云易化,难入忘忧录。
佳客且教题凤去,赢得片时倚玉。
解状幽修,语传清照,人比东篱菊。
更贪清晓,晶帘卧看膏沐。
浅夏萧森,犹自馀寒,襟袖时洒。
愁来还似荷珠,不定虽多难把。
盈樽浊酒,总来凭仗消除,片时依旧相萦惹。
若拟绘愁形,这三毛谁写。东冶。
有徒能赋,旋释髡钳,日边云下,长乐钟声,仍近漫听频打。
柔成绕指,人道垒落刘琨,欲惭方外狂司马。
便使赋归兮,较渊明迟也。
露湿幽兰,西泠畔、浮堤波涨。
行歌去、声传金石,原思非恙。
老友披襟云水际,旧游回首烟霄上。
自归来、懒作洛中书,心相饷。玉河暖,微风漾。
宫柳碧,新莺唱。可相携还往,同消春酿。
诸子勉筹前席箸,野夫好植耘田杖。
任人惊、湖海气难除,元龙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