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初至阿墩子三首·其二》
《初至阿墩子三首·其二》全文
清 / 牛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气阻山河不犹天时人事理难求。

冰残四月花初放,霜落两成麦未秋。

鼓角声中喧梵呗貔貅队里踏蛮讴。

村南更有雌龙窟万斛淤泥溉瘠畴。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不犹(bù yóu)的意思:不像、不似、不同

梵呗(fàn bài)的意思:指人们对美好事物的赞美和颂扬。

鼓角(gǔ jiǎo)的意思:指吹鼓吹角,表示鼓舞士气,激励人心。

角声(jiǎo shēng)的意思:指鸡鸣,表示天亮。也用来形容天刚亮,万籁俱寂。

龙窟(lóng kū)的意思:指危险的地方或险恶的环境。

貔貅(pí xiū)的意思:貔貅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一种神兽,它被认为能够驱邪避恶、招财纳福。在成语中,貔貅常常用来形容能力强大、威力无穷的人或事物。

人事(rén shì)的意思:指人的事情或人的事务。

山河(shān hé)的意思:指国家的疆土和领土。

事理(shì lǐ)的意思:指事情的原因、道理和规律。

时人(shí rén)的意思:指当时的人们,也可指现代人。

天时(tiān shí)的意思:指天气和时间的适宜条件。

万斛(wàn hú)的意思:形容数量多得难以计算或估量。

淤泥(yū ní)的意思:比喻人心思险恶,阴险狡诈。

阻山(zǔ shān)的意思:形容事物高大、威严。也比喻阻挠、阻碍。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边塞地区独特的自然景象与人文风貌。首联“气阻山河迥不犹,天时人事理难求”以大气磅礴之笔触,展现了边地的地理特征与复杂的人事变迁,暗示了边疆之地的遥远与难以预测的自然与社会环境。颔联“冰残四月花初放,霜落两成麦未秋”则细腻描绘了边地四月的春景,冰消雪融,万物复苏,但又未到麦收之时,展现出边地气候的独特与时间的错位感。

颈联“鼓角声中喧梵呗,貔貅队里踏蛮讴”转而描写边地的军事与宗教活动,鼓角之声与梵呗之音交织,军营中的士兵踏着异族的歌声,既体现了边防的紧张氛围,也反映了多元文化的交融。尾联“村南更有雌龙窟,万斛淤泥溉瘠畴”则以神秘的传说结尾,点明了边地的自然奇观与农业灌溉的智慧,雌龙窟的存在为边地增添了一抹神秘色彩,而淤泥的利用则体现了当地人民对自然资源的巧妙运用,以促进农业生产。

整体而言,此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场景描绘,展现了边塞地区的独特风貌和生活状态,既有壮阔的自然景观,也有浓厚的人文气息,是清代边塞诗作中的一篇佳作。

作者介绍

牛焘
朝代:清

牛焘(1794~1861)字涵万,丽江人,拔贡生,历任镇沅、安宁、邓川、罗平教官,有《寄秋轩稿》,家饶于赀而标寄萧然,蓄一雷氏琴,自谱新曲被之弦轸,同时马之龙能吹铁笛,郡中有“牛琴马笛”之目。咸、同之乱,焘避之山洞中,抱琴而死。剑川赵藩辑其诗七十余首刊入《丽郡诗征》中。
猜你喜欢

从阳曲呈邑大令·其十七

瑶石何如石鼓楼,风门胜迹似罗浮。

秘书生长仙灵窟,却爱朱明洞里游。

(0)

秋日自广至韶江行有作·其四十四

露湿茶人两鬓寒,捻花红插更山丹。

山呈髻子无穷样,随意芙蓉一尺盘。

(0)

秋日自广至韶江行有作·其二十九

一滩一尺上惊雷,力尽波涛杀不回。

下水人歌上水哭,风声哀杂水声哀。

(0)

哭华姜一百首·其八十一

年年生日好烟花,不用胡琴寄谢家。

塞上疾驰千里雪,房中亲奉一流霞。

(0)

哭华姜一百首·其三十五

明月舒光乍上枝,梦残空使楚王悲。

无情最是巫山女,暮雨朝云只片时。

(0)

哭华姜一百首·其三十四

才人命薄古来然,消得香闺几日怜。

一代文章今已矣,更无知己似卿贤。

(0)
诗词分类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诗人
张其锽 李四光 陈布雷 任援道 陶博吾 顾学颉 陈迩冬 吴梅 仇亮 王冷斋 陈衡恪 邱清泉 陈柱 姜忠奎 吕志伊 田桐 谭泽闿 翁文灏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