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残四月花初放,霜落两成麦未秋。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犹(bù yóu)的意思:不像、不似、不同
梵呗(fàn bài)的意思:指人们对美好事物的赞美和颂扬。
鼓角(gǔ jiǎo)的意思:指吹鼓吹角,表示鼓舞士气,激励人心。
角声(jiǎo shēng)的意思:指鸡鸣,表示天亮。也用来形容天刚亮,万籁俱寂。
龙窟(lóng kū)的意思:指危险的地方或险恶的环境。
貔貅(pí xiū)的意思:貔貅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一种神兽,它被认为能够驱邪避恶、招财纳福。在成语中,貔貅常常用来形容能力强大、威力无穷的人或事物。
人事(rén shì)的意思:指人的事情或人的事务。
山河(shān hé)的意思:指国家的疆土和领土。
事理(shì lǐ)的意思:指事情的原因、道理和规律。
时人(shí rén)的意思:指当时的人们,也可指现代人。
天时(tiān shí)的意思:指天气和时间的适宜条件。
万斛(wàn hú)的意思:形容数量多得难以计算或估量。
淤泥(yū ní)的意思:比喻人心思险恶,阴险狡诈。
阻山(zǔ shān)的意思:形容事物高大、威严。也比喻阻挠、阻碍。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边塞地区独特的自然景象与人文风貌。首联“气阻山河迥不犹,天时人事理难求”以大气磅礴之笔触,展现了边地的地理特征与复杂的人事变迁,暗示了边疆之地的遥远与难以预测的自然与社会环境。颔联“冰残四月花初放,霜落两成麦未秋”则细腻描绘了边地四月的春景,冰消雪融,万物复苏,但又未到麦收之时,展现出边地气候的独特与时间的错位感。
颈联“鼓角声中喧梵呗,貔貅队里踏蛮讴”转而描写边地的军事与宗教活动,鼓角之声与梵呗之音交织,军营中的士兵踏着异族的歌声,既体现了边防的紧张氛围,也反映了多元文化的交融。尾联“村南更有雌龙窟,万斛淤泥溉瘠畴”则以神秘的传说结尾,点明了边地的自然奇观与农业灌溉的智慧,雌龙窟的存在为边地增添了一抹神秘色彩,而淤泥的利用则体现了当地人民对自然资源的巧妙运用,以促进农业生产。
整体而言,此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场景描绘,展现了边塞地区的独特风貌和生活状态,既有壮阔的自然景观,也有浓厚的人文气息,是清代边塞诗作中的一篇佳作。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