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厓不知日,湿气晴犹重。
苔列无文钱,随阴贯寒洞。
磴危石欲舞,云走山如动。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游览深山幽谷时的独特体验。首句“幽厓不知日”展现了山谷之深邃,连阳光都难以照入,时间感在这里变得模糊。接着,“湿气晴犹重”强调了环境的湿润和阴暗,即使天气晴朗,湿气依然浓厚。
“苔列无文钱”运用比喻,将青苔比作古代铜钱,形象地描绘出地面湿滑且苔藓密集的画面。随着光线穿透云层,“随阴贯寒洞”,阴冷的洞穴仿佛被这微弱的光束串连起来。
“发啸破玄霭”写诗人发出啸声,打破周围的迷雾,万物为之响应,显示出大自然的生动与活力。“磴危石欲舞,云走山如动”两句,通过动态的视角描绘险峻的石阶和飘动的云彩,使山势显得更加壮丽而富有动感。
最后两句“思招幽鸟下,惊飞戛新弄”,诗人试图召唤山中的小鸟,却惊动了它们,鸟儿振翅飞翔,带来清脆的鸣叫,为这静谧的山谷增添了生机。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山中景致,通过诗人的情感投射,传达出对自然的敬畏与欣赏,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蒿莱不招凤,梧桐不栖鸡。
物故各有趣,高卑焉可齐。
伯夷居东海,吕望钓磻溪。
峨峨太行巅,荟蔚方朝跻。
阳光烛四表,发轫岐山西。
二老既云往,妇子争扶㩦。
固知贤圣人,去就关崇卑。
试听紫芝歌,坐见嬴道隳。
雨馀残暑谢,夜久官事歇。
庭空起商飙,云霄吐华月。
于时秋方半,古桂黄初发。
玉堂集僚友,清燕足怡悦。
送钩行觞频,分韵催诗切。
玉轮悬中天,光辉转明洁。
有如坐冰壶,爽气彻肌骨。
时闻更漏响,渐见明河没。
人生寡欢会,圆魄亦易缺。
莫辞通夕玩,动是经年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