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5日(农历三月廿八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曹太尉西征》
《曹太尉西征》全文
宋 / 石延年   形式: 排律  押[庚]韵

仁者无敌王师尚有征。

独乘金厩马,都领铁林兵。

肃气关河暮,屯烟部落晴。

旗光秋烧合,甲色夜江横。

士喜击中鼓,虏疑闻后钲。

无私时雨,不杀是天声

濯濯前谁拒,堂堂彼自倾。

寒踰博望塞,春宴隗嚣城。

外使戎心伏,旁资帝道平。

还如画像,为赞学班生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cáotàiwèi西zhēng
sòng / shíyánnián

rénzhěsuīwángshīshàngyǒuzhēng

chéngjīnjiùdōulǐngtiělínbīng

guāntúnyānluòqíng

guāngqiūshāojiǎjiānghéng

shìzhōngwénhòuzhēng

nǎishíshāshìtiānshēng

zhuózhuóqiánshuítángtángqīng

hánwàngsāichūnyànwěiáochéng

wài使shǐróngxīnpángdàopíng

gōngháihuàxiàngwèizànxuébānshēng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班生(bān shēng)的意思:班级中的同学。

博望(bó wàng)的意思:指远望、高瞻远瞩的意思。

部落(bù luò)的意思:指一个由多个家庭组成的社会群体,通常具有共同的血缘关系和文化传统。

帝道(dì dào)的意思:指君主或统治者所采取的治国方式和治理原则。

都领(dōu lǐng)的意思:都领表示一个人在某个方面或某项能力上非常出色,超过其他人。

关河(guān hé)的意思:关河指的是两个地方之间的交通要道,也可以指两个国家或地区之间的交通要道。在成语中,关河常常用来比喻重要的关键位置或关键时刻。

画像(huà xiàng)的意思:指人物的形象或事物的外貌。

还如(hái rú)的意思:如同,好像

击中(jī zhòng)的意思:准确地打中目标或触及要害。

旁资(páng zī)的意思:指旁人的财物或利益。

仁者(rén zhě)的意思:指具有仁爱之心、善良品德的人。

戎心(róng xīn)的意思:指军人的忠诚和勇敢的心志。

如画(rú huà)的意思:形容景色或者形象非常美丽,宛如画中一般。

时雨(shí yǔ)的意思:指早春时节的细雨。

濯濯(zhuó zhuó)的意思:形容水流清澈、洗涤干净的样子。

肃气(sù qì)的意思:指人的气势凛然,态度庄重,严肃肃穆。

堂堂(táng táng)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宏伟、庄重、威严。

天声(tiān shēng)的意思:指自然界中的声音或动静。

铁林(tiě lín)的意思:指坚固无比的防御体系或力量。

外使(wài shǐ)的意思:指派外交官员出使他国,代表国家进行外交活动。

王师(wáng shī)的意思:指帝王的军队,也泛指强大的军队。

无私(wú sī)的意思:指不计较个人得失,毫无私心私利。

无敌(wú dí)的意思:没有对手,无可匹敌

心伏(xīn fú)的意思:心意被压抑、难以释放。

注释
仁者:指有仁德的人。
无敌:无与匹敌。
王师:朝廷的军队。
金厩马:装饰华丽的马车。
铁林兵:精锐的骑兵部队。
肃气:严肃的气氛。
屯烟:集结的军队产生的烟尘。
旗光:旗帜的光芒。
甲色:盔甲的颜色。
击中鼓:击鼓进军。
后钲:报警的钟声。
无私:公正无私。
天声:天命的声音。
濯濯:形容空旷无阻。
博望塞:古代边防要塞。
隗嚣城:历史上的地名。
戎心:敌人的内心。
帝道:皇帝的正道。
画像:画像或画像般的形象。
学班生:学校的学生,这里指学子。
翻译
仁德之人虽无敌于天下,朝廷军队仍有征伐之事。
独自一人驾驭着金饰马车,统领着铁林军的精锐士兵。
傍晚时分,关河间弥漫着严肃的气氛,晴朗的天空下部落集结备战。
旗帜在秋日余晖中闪烁,盔甲在夜晚的江面上映出一片甲色。
战士们欢喜击打战鼓,敌人疑惑听到后方的报警钟声。
无私如同及时雨,不滥杀无辜是上天的旨意。
无人能阻挡我们的前进,他们的强大自会崩溃。
寒冬越过博望塞,春天我们在隗嚣城设宴庆祝胜利。
对外的使者已心服口服,皇帝的仁政使天下太平。
您的归来如同画像般令人敬仰,您的事迹将成为学子们学习的榜样。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将军西征的壮丽场景,表达了对仁德之君和勇猛将领的赞美。全诗气势雄伟,语言精炼,充分展现了作者的文学才华。

首句“仁者虽无敌,王师尚有征”揭示了主题,即便是仁爱的人也不可避免地要面对战争的挑战。这两句既点明了将军西征的原因,也反映出一个理想中的君主即使拥有仁德之心,但为了国家的安全和正义的事业,仍需指挥军队进行征伐。

接着,“独乘金厩马,都领铁林兵”生动地描绘了将军威武的形象和他所率领的精锐之师。这两句通过对比,将军的孤独与整个军队的坚不可摧形成鲜明对照,突出了将军的英勇和军队的强大。

“肃气关河暮,屯烟部落晴”则描写了战争前的紧张氛围和战后的平静景象。这里的“肃气”和“屯烟”分别代表了战争前夕的严肃与准备,以及战争结束后部族的宁静。

“旗光秋烧合,甲色夜江横”一联生动地描绘了战争中的壮观场面。白日下的军旗如同火焰般闪耀,而夜晚的盔甲在月光下犹如横跨江面的巨龙,展现了战争的激烈和军队的英勇。

“士喜击中鼓,虏疑闻后钲”反映了战场上的冲锋陷阵与敌人心中的忐忑。这里的“士喜”和“虏疑”对比鲜明,突出了战争双方的心理状态和情绪反应。

“无私乃时雨,不杀是天声”一句则表达了将军仁德之心,即便在战场上也不轻易滥杀无辜,而是以公正的态度行事。这两字既象征着自然法则,也映射出理想中的君子之道。

“濯濯前谁拒,堂堂彼自倾”通过对比,将军和敌人的态势形成鲜明对照。这里的“濯濯”形容将军队伍的整齐,而“堂堂”则形容敌人部落的壮观,但却是自行崩溃的状态。

“寒踰博望塞,春宴隗嚣城”描绘了战争结束后的两种不同场景。冬日的边塞依旧严寒,而春天的宴席在坚固的城堡中举行,表现出战争与和平的对比。

“外使戎心伏,旁资帝道平”则指出了战后敌人的归顺,以及国家的统一和太平景象。这里的“外使”、“戎心”、“旁资”都表达了外部势力的臣服与内政的安定。

最后,“公还如画像,为赞学班生”则是对将军凯旋后的赞誉,以及后人对这位英雄将领的学习和纪念。这里的“公还”指的是将军的归来,而“画像”、“学班”则代表了后世对于这位将军英勇事迹的传颂与教育。

总体而言,这首诗以其雄伟的气势、精炼的语言和深刻的内涵,展现了一位理想中的英雄将领在战争中所展现出的英勇和仁德,以及对国家统一和太平愿景的追求。

作者介绍
石延年

石延年
朝代:宋   字:曼卿   籍贯:原籍幽州(今北京市一带)   生辰:994~1041

石延年(994年~1041年),北宋官员、文学家、书法家。字曼卿,一字安仁,南京宋城(今河南省商丘市睢阳区)人。石延年早年屡试不中,宋真宗年间以右班殿直,改太常寺太祝,累迁大理寺丞,官至秘阁校理、太子中允。北宋文学家石介以石延年之诗,欧阳修之文,杜默之歌称为“三豪”。宋仁宗康定二年(1041年)二月四日,石延年卒于京师开封,年四十八岁。石曼卿尤工诗,善书法,著有《石曼卿诗集》传世。
猜你喜欢

观书有感·其五

钱谷簿书归俗吏,天人性命合时贤。

世间尚有宫商在,敢道期亡便绝弦。

(0)

悦琴轩为赵光英题

众乐人所悦,惟琴悦者稀。

古声一何淡,古调一何微。

华哉此高轩,几席涵清曦。

所悦独在琴,兴至时一挥。

泠泠朱丝弦,粲粲黄金徽。

初弹别鹤操,再弹威凤仪。

悠然契冲襟,恬澹中自怡。

眷兹山水音,雅趣畴能知。

(0)

胡生写真歌

天下几人能写真,胡生年妙艺绝伦。

自云惯识卿与相,炳炳生面图麒麟。

青鞋布袜春雨馀,朅来访我南湖滨。

手中银管握造化,与予拂拭霜藤新。

我生本有山水癖,形容潇洒无纤尘。

头戴小小乌角巾,白衣宽博稳称身。

松斋棐几坐清昼,意匠经营多苦辛。

是时宾客如堵墙,眼看胡生下笔亲。

斯须置我雪色壁,望之宛若神仙人。

我儿见之亦大笑,阿爷胡为能出神。

或言士者国之宝,衮衮皆充观国宾。

先生才学世所重,曷不秉笏朝丹宸。

我生出处无不可,白鸥万里谁能驯。

不作宁戚悲饭牛,不作买臣行负薪。

今年年才四十六,居然抱道安吾贫。

得君能谈帝王略,避世或与渔樵邻。

南游天台北恒岳,东登日观西峨岷。

乾坤随处着杖履,此地相逢难具陈。

山中亦有似拳蕨,江上亦有如丝莼。

江风萧萧日月白,与尔长歌歌隐沦。

胡生胡生且停手,玉壶共醉松花春。

写真何如嗜经史,五车力学须昏晨。

他年生为席上珍,勿云江汉之垂纶。

(0)

观音莲

不假淤泥一点栽,五铢衣似藕丝裁。

碧云幢下分明见,白月轮中自在开。

根向旃檀新植得,种疑鹦鹉旧衔来。

当知五十三参外,示现应须有善财。

(0)

仁仲学正见予竹冠蓬鬓形状偻伛无异八十

春来多病患疮痏,跬步须论千万里。

踯躅蹒跚形也偻,如遇躄者妇启齿。

竹冠野服发垂耳,手执枯藤坐复起。

奈何冷眼程夫子,诮予九九年差是。

君不见太公偶然钓渭水,曰载后车命之矣。

霜摧雪虐百草死,桧柏参天翠如洗。

代间胡公百不理,邻家得酒且欢喜。

(0)

郑子声飞凤朝阳图

万叶迎风舞翠翘,五云浮日丽青霄。

祗应飞上青天去,吹作仙人紫玉箫。

(0)
诗词分类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诗人
姜夔 薛季宣 洪亮吉 顾太清 王质 朱翌 尤侗 王寂 丁鹤年 王易 叶适 张祜 严复 寒山 范纯仁 刘宰 黄公度 徐铉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