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成(bù chéng)的意思:表示事物不能达到预期的结果或目标,也可表示否定的意思。
草木(cǎo mù)的意思:指人心惶惶,对一切事物都怀疑和恐惧,过分紧张的心理状态。
春和(chūn hé)的意思:春天的和暖气候,指和谐、融洽的关系。
冬寒(dōng hán)的意思:寒冷的冬天。
寒地(hán dì)的意思:指寒冷的地方或环境。
朗月(lǎng yuè)的意思:指明亮的月亮,常用来形容夜晚明亮如白昼。
普济(pǔ jì)的意思:普遍施济,广泛救助。
日出(rì chū)的意思:太阳从地平线升起,代表新的一天开始。
阳德(yáng dé)的意思:指人的品德高尚,行为正直诚实。
众星(zhòng xīng)的意思:指众多的明星、名人聚集在一起。
- 鉴赏
这首《众星诗》由魏晋时期的诗人傅玄所作,通过描绘自然界的景象,巧妙地融入了深刻的哲理思考。
首句“朗月并众星,日出擅其明”,以月与星的光辉并列,引出日出后的光芒万丈,形象地展示了自然界中不同元素的相互映衬与对比。月亮与星星在夜晚共同照亮天空,而当太阳升起,它则以其独特的光芒独领风骚,成为光明的主宰。这一景象不仅描绘了自然界的壮观,也隐喻了事物间的互补与主次关系。
接着,“冬寒地为裂,春和草木荣”两句,通过季节更替的自然现象,展现了自然界的生命力与循环规律。冬天的严寒使大地裂开,象征着生命的暂时沉寂;而春天的到来,则让草木复苏,生机勃勃,寓意着新生与希望。这两句不仅描绘了四季变换的美丽画卷,也蕴含了生命循环与自然法则的深刻哲思。
“阳德虽普济,非阴亦不成”则是全诗的点睛之笔,表达了对阴阳二元论的哲学思考。阳光的恩泽普遍惠及万物,但没有阴暗的衬托,光明就无法显现其价值。这句话强调了对立面之间的相互依存与不可或缺,揭示了自然界以及人类社会中阴阳调和的重要性。通过这一观点,诗人引导读者思考宇宙万物之间的和谐共生之道。
综上所述,《众星诗》不仅是一首描绘自然美景的诗歌,更是蕴含深邃哲理的佳作。它通过生动的自然景象,传达了关于光明与黑暗、生命与死亡、和谐与对立等多重层面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宇宙奥秘的深刻洞察与独到见解。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观国趋庭为杨廷仪作
映相皞下第,俗嫌良可嗤。
郊祁乃齐名,谁今笑天私。
寓言木假山,自诧三峰奇。
儿子出头地,簿冗父不辞。
中允何可嫌,天固珍一枝。
提刑异簿领,况复荆人师。
寝膳卑暑地,宁不蚤夜思。
主鬯式新荷,乞身诿何欺。
冥心寄遐托,立判埙与篪。
插羽当秋空,亸若长云垂。
朝发召公城,暮刷湘江湄。
老怀北斗边,猛起三命龟。
阅兆楚燉熄,上堂宁馨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