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6日(农历三月十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示文石书院诸生·其二》
《示文石书院诸生·其二》全文
清 / 蒋镛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寒毡诵习贵心坚,晷继三冬念勿迁。

屏去俗情徵实学,阐来新义获真诠

诗书到熟方生妙,志气能勤始益专。

莫谓科名此地蓬瀛有愿竟登先。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徵实(zhǐ shí)的意思:指通过徵求实情而得出正确判断的能力。

此地(cǐ dì)的意思:指当前所在的地方或此时此刻的情况。

科名(kē míng)的意思:科学家的名字,指代有才能和学问的人。

蓬瀛(péng yíng)的意思:形容山水美丽、仙境般的景色。

屏去(píng qù)的意思:屏去意为遮挡、去除,指排除、剔除。

三冬(sān dōng)的意思:形容寒冷的冬天。

实学(shí xué)的意思:实学是指实际学习和实践的学问,强调实际操作和实际效果。

诗书(shī shū)的意思:指文学艺术方面的知识和才能。

诵习(sòng xí)的意思:指对课文、经书等进行反复背诵、熟读的学习方法。

俗情(sú qíng)的意思:指普通人的情感、感情;也指平凡、庸俗的情感。

真诠(zhēn quán)的意思:真实地阐释或解释事物的真实本质或真相。

志气(zhì qì)的意思:指一个人坚定的意志和追求成功的精神状态。

鉴赏

这首诗赞美了文石书院诸生在学习上的坚韧与专注。诗人以“寒毡诵习”开篇,形象地描绘了学子们在寒冷中坚持诵读的情景,强调了学习过程中的毅力和决心。接着,“晷继三冬念勿迁”,进一步强调时间的积累和学习的持续性,无论春夏秋冬,都应保持不变的学习热情。

“屏去俗情徵实学,阐来新义获真诠。”这两句表达了去除杂念,专心于学问追求,探索新知,获得真理的深意。诗人鼓励学子们摒弃世俗的干扰,专注于实际学问的学习,不断探索新的知识领域,以求得真正的理解与领悟。

“诗书到熟方生妙,志气能勤始益专。”这两句强调了熟练掌握知识的重要性以及勤奋努力对于专业精进的作用。只有通过不断的练习和深入的理解,才能在学习中发现美妙之处,而只有持之以恒的努力,才能使学习更加专注和深入。

最后,“莫谓科名遗此地,蓬瀛有愿竟登先。”诗人在此寄语学子们,不要因为追求功名而忽视了内在的学问修养,真正的成功和成就,不仅在于科举的名次,更在于个人品德和学问的提升。表达了对学子们未来能够实现自己理想抱负的期待和祝福。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学子学习态度和方法的赞美,以及对个人成长和成功的思考,展现了清代教育理念中重视品德修养、勤奋学习、追求真理的价值观。

作者介绍

蒋镛
朝代:清

蒋镛,字怿弇,湖北黄梅人。清嘉庆七年(1802)进士,道光元年(1821)借补澎湖通判。慈惠爱民,颇有政声,道光十一年(1831)再任。辑有《澎湖续编》。
猜你喜欢

偶书

忧时耿耿丹心在,无事悠悠白日过。

万里山河音信少,一春风雨闷怀多。

(0)

读史六首·其五

晓看嵩少玉嶙峋,枉驾应怜处士贫。

令尹若能为保障,长衾尽覆洛城人。

(0)

舟中追和逊卿早春即事十首·其九

科斗临池学篆文,燕雏带雨掠香芹。

春闺应恨归来晚,南浦当时错送君。

(0)

题天衣长老孚竹潭所藏长江万里图

万里大江谁所凿,岷山直下海门通。

乾坤元气长嘘吸,日夜沧波自混融。

巫峡雨沾神女佩,洞庭云接舜妃宫。

扁舟忆向匡庐过,月出猿啼访远公。

(0)

王祈伊中秋不见月四首·其三

中秋万里共阴晴,曾记坡翁最善评。

谁信九霄风雨外,群仙正赏月华明。

(0)

大茅峰四绝句·其二

风吹天朗见秋毫,足力穷时所历高。

老子何曾烦一步,舆夫攀陟不辞劳。

(0)
诗词分类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诗人
张元济 许世英 吴宗慈 李烈钧 马占山 陈叔通 熊式辉 胡适 唐生智 曾琦 罗家伦 朱德 叶圣陶 程天放 冯友兰 张大千 谢觉哉 梁寒操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