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1日(农历四月初四日) 乙巳蛇年 星期四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秋夜》
《秋夜》全文
明 / 孙承恩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露下闻蛩早,城中击柝频。

惊风时搅树,明月似窥人。

壮志看雄剑,中年病身

悲歌还出户,徙倚星辰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悲歌(bēi gē)的意思:指悲伤哀怨的歌曲,形容悲痛欲绝的心情。

病身(bìng shēn)的意思:指身体生病。

击柝(jī tuò)的意思:用木槌击打柚木,指用力敲打。

惊风(jīng fēng)的意思:形容事情突然发生,引起人们的惊讶和震动。

明月(míng yuè)的意思:形容月亮明亮清澈、明朗动人,也用来比喻人的才情出众、光彩照人。

徙倚(xǐ yǐ)的意思:倚靠、依赖。

星辰(xīng chén)的意思:指星星和星辰,用来形容星星闪烁,光辉耀眼。

倚望(yǐ wàng)的意思:指依赖、寄托希望。

中年(zhōng nián)的意思:指年龄在40岁至60岁之间的人。

壮志(zhuàng zhì)的意思:形容雄心壮志,追求高远目标。

鉴赏

这首《秋夜》由明代诗人孙承恩所作,描绘了深秋夜晚的静谧与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

首联“露下闻蛩早,城中击柝频”,以露珠滴落和蟋蟀鸣叫的声音,以及城中频繁响起的更鼓声,营造出夜晚的宁静与时间的流逝感。露水、蟋蟀与更鼓,都是秋夜特有的自然与人文景象,共同勾勒出一幅深秋之夜的图景。

颔联“惊风时搅树,明月似窥人”,通过“惊风”与“明月”的动态与静态对比,展现了秋夜的动态美。风偶尔吹动树木,带起一阵阵凉意;而高悬的明月仿佛有意窥视人间,增添了几分神秘与孤寂。这一联巧妙地运用了拟人的手法,使自然界的元素更加生动有趣。

颈联“壮志看雄剑,中年歉病身”,转而抒发了诗人的个人情感。诗人将自己比作一把“雄剑”,表达了对理想与抱负的追求,同时也暗示了岁月的无情,让壮志难酬的感慨油然而生。同时,“中年歉病身”则反映了诗人面对身体状况不佳的现实,既有对时光易逝的感叹,也有对自身健康状况的忧虑。

尾联“悲歌还出户,徙倚望星辰”,诗人选择在悲愤之时走出户外,仰望星空,寻求心灵的慰藉。这一行为不仅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向往,也暗示了他在现实困境中寻求精神解脱的努力。星辰的遥远与璀璨,或许给予了他某种超越现实的希望与力量。

整体而言,《秋夜》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和诗人内心世界的深刻挖掘,展现了一幅深沉而又富有哲思的画面,让人在欣赏之余,也能感受到诗人对生命、理想与现实之间复杂关系的思考。

作者介绍
孙承恩

孙承恩
朝代:明

(1485—1565)松江华亭人,字贞父(甫),号毅斋。孙衍子。正德六年进士。授编修,历官礼部尚书,兼掌詹事府。嘉靖三十二年斋宫设醮,以不肯遵旨穿道士服,罢职归。文章深厚尔雅。工书善画,尤擅人物。有《历代圣贤像赞》、《让溪堂草稿》、《鉴古韵语》。
猜你喜欢

送胡廷伦纪善致仕还乡

廿载秦藩共我游,萧萧华发已盈头。

季鹰去国莼初美,靖节还家菊正秋。

万里云霄双捲翼,五湖烟水一归舟。

会稽剩有佳山水,吟得新诗肯寄不。

(0)

雪晴复作·其四

长空雪意未蹉跎,舞屑回风一瞬过。

药玉杯船迎腊早,水晶帘幕受寒多。

清浮石鼎应谁得,白战星堂奈若何。

回首江天云雾里,短罾疏网伴渔蓑。

(0)

丘仲玉少参晚香亭

小结幽亭用意深,西风开遍满篱金。

餐英自得灵均味,把酒谁探靖节心。

冷艳不嫌秋色淡,残枝偏耐晓霜侵。

主人剩有新裁句,日对南山取次吟。

(0)

涵碧池

分得瑶池一镜开,翠光澄彻净无埃。

雕阑昼永眠春柳,文石秋深锈雨苔。

菡萏多情红间白,鸳鸯有意去还来。

无边风景供游乐,细数行吟日几回。

(0)

送梁廷美都宪巡抚湖广

九五飞龙泰运开,大藩方伯进都台。

随车雨自秦关去,有脚春从楚甸来。

和璧定为稀世宝,傅舟原是济川才。

圣明正尔思贤佐,双佩还应接上台。

(0)

散人无所事,竟日避纷纭。

甘比催科政,思追乞巧文。

何须繁似露,焉用变于云。

莫笑鸠呼妇,閒中最喜闻。

(0)
诗词分类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诗人
刘敞 孙承恩 何景明 薛瑄 黄衷 邵雍 李东阳 戴亨 湛若水 区大相 王恭 张弼 郑孝胥 辛弃疾 欧阳修 刘攽 陈毅 郭祥正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