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心成剩法,况复更随言。
试凭堂中几,闲看窈窕门。
这首诗出自宋代诗人释德洪的《又次韵五首》之一,通过“拟心成剩法,况复更随言”两句,展现了诗人对于内心世界与言语表达之间关系的深刻思考。接下来的“试凭堂中几,闲看窈窕门”则描绘了一幅静谧而深邃的画面,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对外界事物的超然态度。
“拟心成剩法”,意味着诗人试图通过内心活动构建出一种独特的思维模式或方法,这不仅是对自我认知的探索,也是对心灵世界的创造。这里的“剩法”可能指的是在常规思维之外,寻找并形成的一种更为独特、个性化的思考路径。
“况复更随言”,则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于言语与内心真实想法之间差异的关注。在日常交流中,人们往往受限于语言的表达能力,难以完全准确地传达自己的思想和感受。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于言语与内心世界之间鸿沟的反思,以及对如何更准确地表达自我真实想法的追求。
“试凭堂中几,闲看窈窕门”,这两句描绘了一个静坐于堂中,悠闲地观察门外景象的场景。这里,“几”代表了坐具,也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平静与稳定;“窈窕门”则可能是诗人用来比喻外界复杂多变的世界,或是某种隐喻,暗示着对未知世界的好奇与探索。整体画面给人一种宁静而又充满想象的空间感,体现了诗人对于内心世界与外部世界关系的深刻理解与感悟。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于内心世界、言语表达以及外界事物之间复杂关系的深入思考与独特见解,同时也传递出一种寻求内心平静与对外界保持开放态度的生活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