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白发(bái fà)的意思:指白色的头发,也用来形容年老。
报恩(bào ēn)的意思:以行动回报别人的恩情。
长忆(cháng yì)的意思:长时间的回忆、深刻的记忆。
存没(cún méi)的意思:存:存在;没:不存在。形容事物存在或不存在的情况。
寸草(cùn cǎo)的意思:形容非常小的事物或微不足道的力量。
登科(dēng kē)的意思:指通过科举考试而被授予功名或官职。
芳名(fāng míng)的意思:指美名、好名声。
古今(gǔ jīn)的意思:古代与现代,过去与现在
光荣(guāng róng)的意思:指荣誉、光彩。表示受到尊敬、受到赞扬或享有崇高的地位。
翰林(hàn lín)的意思:指官员、文人的集合,也代表学问渊博、才华出众的人群。
和熊(huó xióng)的意思:形容人和善友好,不争斗争。
华簪(huá zān)的意思:指华丽的头饰,比喻虚有其表的外在装饰。
空悲(kōng bēi)的意思:指无缘无故地感到悲伤或忧愁。
留取(liú qǔ)的意思:保留、保存
命服(mìng fú)的意思:指对某人的才能、品德、行为等表示敬佩和服从。
尚自(shàng zì)的意思:尚自意为重视自己,珍视自己的价值和尊严。
往日(wǎng rì)的意思:过去的日子;以前的时光
中宵(zhōng xiāo)的意思:指夜晚的中间时刻,也可以指夜深人静的时候。
-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薛瑄为邢检讨的母亲所作的挽诗,表达了对逝者深沉的哀悼与崇敬之情。诗中以“有子登科入翰林”开篇,赞美了邢检讨之子的才华与成就,同时也暗含了对母亲养育之恩的感激与无法回报的遗憾。“难将寸草报恩深”一句,运用了“寸草春晖”的典故,形象地表达了子女对母亲养育之恩的深深感激,却难以完全回报的无奈。
接下来,“和熊已作中宵梦,断织曾劳往日心”两句,通过梦境与断织的典故,进一步描绘了母亲对子女的深切关怀与付出。和熊的典故出自《后汉书》,指母亲在儿子外出求学时,常梦见儿子被野兽伤害,以此激励儿子勤奋学习;断织的典故出自《后汉书·乐羊子妻传》,讲述妻子用剪断正在织布的线来比喻中断学业的后果,以此劝勉丈夫继续求学。这两句诗通过梦境与断织的典故,生动地展现了母亲对子女成长的关心与期望。
“长忆红霞裁命服,空悲白发映华簪”两句,通过回忆母亲为子女裁制礼服的场景,以及岁月流逝,母亲白发苍苍的形象,表达了对逝去时光的怀念与对母亲辛勤付出的感慨。红霞象征着母亲的慈爱与温暖,而命服则是子女成年后的重要服饰,代表着家族的荣耀与传承。然而,随着岁月的流逝,母亲的容颜逐渐老去,这种对比更加突出了对母亲衰老与离世的哀痛。
最后,“光荣尚自沾存没,留取芳名照古今”两句,总结了对逝者的评价与纪念。即使母亲已经离世,她的美德与贡献仍然影响着家庭与社会,她的名字将永远铭记于人心,照亮历史的长河。这两句诗表达了对逝者高尚品质的颂扬与永恒记忆的愿望,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孝道与美德的重视与推崇。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梦中咏醉人
城中醉人舞连臂,城外醉人相枕睡。
此人心中未必空,暂尔颓然似无事。
我生从来不解饮,终日腾腾少忧累。
昔年曾见乐全翁,自说少年饮都市。
一时同饮石与刘,不论升斗俱不醉。
楼中日夜狂歌呼,钱尽酒空姑且止。
都人疑是神仙人,谁谓两人皆醉死。
此翁年老不复饮,面光如玉心如水。
我今在家同出家,万法过前心不起。
此翁已死谁与言,欲言已似前生记。
悟老住慧林
能公住岭南,正观呼不起。
忠公客中禁,朝恩不为累。
道人无净秽,所遇忘嗔喜。
悟公清净人,心厌纷华地。
慧林虚法席,去有迟迟意。
投身淤泥中,佛法何处是。
引身山林间,过患差无几。
力小难自欺,心安似无愧。
悟世常失人,违心辄丧己。
徐行勿与较,乘流得坎止。
君看净因揩,志以直自遂。
杀身竟何益,犯难岂为智。
去住本由天,毋求亦无避。
相期明且哲,大雅亦如此。
和子瞻凤翔八观八首·其八秦穆公墓
泉上秦伯坟,下埋三良士。
三良百夫特,岂为无益死。
当年不幸见迫胁,诗人尚记临穴惴。
岂如田横海中客,中原皆汉无报所。
秦国吞西周,康公穆公子。
尽力事康公,穆公不为负。
岂必杀身从之游,夫子乃以侯嬴所为疑三子。
王泽既未竭,君子不为诡。
三良徇秦穆,要自不得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