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6日(农历三月十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言行相顾》
《言行相顾》全文
唐 / 吴叔达   形式: 排律  押[先]韵

圣人政教万古请常传。

立志言为本,修身行乃先。

相须宁得阙,相顾无偏

荣辱当于己,忠贞必动天。

大名如副宝,至道亦通玄。

千里犹能应,何云迩者焉。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大名(dà míng)的意思:大名指的是名声很大、声名远扬的名字或称号。

立志(lì zhì)的意思:立志指一个人树立远大的目标,下定决心去实现。

千里(qiān lǐ)的意思:指很远的距离。

荣辱(róng rǔ)的意思:指荣誉和耻辱,表示对个人或集体的光荣和耻辱之情感。

身行(shēn xíng)的意思:指个人的行为和言谈举止。

圣人(shèng rén)的意思:指具有高尚品德、智慧卓越的人

万古(wàn gǔ)的意思:指永远、永久、万世不变。

无偏(wú piān)的意思:没有偏向,公正无私。

相须(xiāng xū)的意思:相互需要,互相依存

相顾(xiāng gù)的意思:相互看着对方,彼此交换眼神或目光的意思。

修身(xiū shēn)的意思:修身是指修养个人品德和道德,使自己的行为符合社会道德规范。

政教(zhèng jiào)的意思:政治与宗教相结合

至道(zhì dào)的意思:指最高的道德准则或最高的境界。

忠贞(zhōng zhēn)的意思:指对事业、国家、家庭或朋友等表现出坚定、忠诚、不动摇的态度和行为。

注释
圣人:指品德与智慧极高,对社会有重大贡献的人。
垂政教:留下政治与道德教育的体系。
万古:自古以来,历久时间。
立志:确立志向。
言为本:言语是表达思想的根本。
修身:修养自身的品德。
行乃先:实际行动最为优先。
相须:相互依赖,互相需要。
宁得阙:岂能缺少。
相顾:相互关照,互相照顾。
无偏:不偏袒,公正。
荣辱:荣耀与耻辱。
当于己:取决于自己。
忠贞:忠诚坚贞。
动天:感动上天,比喻得到高度认可。
大名:显赫的名声。
副宝:匹配的珍宝,比喻极高的荣誉。
至道:最高的道理或境界。
通玄:通达玄妙,深奥难测但又相通。
千里:形容距离遥远。
犹能应:仍然能够响应。
何云:怎能说。
迩者焉:近处的人做不到呢。
翻译
圣人确立了政教体系,万古流传至今。
立志时言语是根本,修养自身行动最重要。
两者相辅相成不可缺,相互关照切莫有偏颇。
荣辱全在于个人修行,忠诚坚贞定能感动上天。
显赫名声如同匹配的珍宝,至高之道也通达玄妙之境。
即使相隔千里也能响应,怎能说近处的就做不到呢?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文学家吴叔达的作品,名为《言行相顾》。从内容上看,这是一首颂扬圣人教化、强调个人修养与行为相辅相成的诗篇。

“圣人垂政教,万古请常传。”这两句表明圣贤之人倡导的政治教诲,是历经千古而不变的宝贵财富,应当世代相传,不可磨灭。

“立志言为本,修身行乃先。”此处强调立志和言辞是根本,而修养自身、端正行为则更应放在首位。意在告诫读者,要有坚定的信念,并且以此为基础去行动。

“相须宁得阙,相顾在无偏。”这两句意味着互相需要时不应该有所缺失,相互关照时也应当公平无私,不存偏见。这是对人际关系的理想状态的描绘。

“荣辱当于己,忠贞必动天。”此处表达的是个人的荣誉与耻辱应由自己来把握,而忠诚和纯正之心,则能感动上苍。这强调了个人品德对社会影响的重要性。

“大名如副宝,至道亦通玄。”这两句将伟大的名声比作珍贵的宝物,同时指出至高无上的道理也同样深奥而难以把握。意在赞美那些能够达到崇高境界的人物和他们的教诲。

“千里犹能应,何云迩者焉。”最后两句表达的是即便相隔千里,也仍旧能够感应与呼应,那些身处尘世、自视甚高之人,又岂在话下。这是对那些不识时务,只知自满自足者的讽刺。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圣贤教化的颂扬,对个人修养和行为的强调,以及对道德境界的追求,展现了作者对于理想人格与社会关系的一系列深刻认识。

作者介绍

吴叔达
朝代:唐

与孟翱同时。世次不详。《全唐诗》收省试诗《言行相顾》1首,出《文苑英华》卷一八九。
猜你喜欢

敬次叔父适庵先生六观图韵六首·其五

蒙茸高壁踞山梁,流彩霏霏似彗长。

玉气氤氲春日暖,翠华缥缈白云香。

阳坡十里横烟树,阴壑千寻长露篁。

坐向梧桐晞绿发,采芳自葺薜萝裳。

(0)

宫词十五首·其六

官家明日庆生辰,准备龙衣熨帖新。

奉御进呈先取旨,隋珠错落间奇珍。

(0)

题金台集四首·其二

玉带难围老病身,庙堂补报乏涓尘。

衰年作别情怀恶,秉烛题诗赠故人。

(0)

题参政高公荒政碑

庐山插天千仞青,明公高节逾棱层。

西江月冷秋无际,明公此心清彻底。

厌梁道上豺虎多,手搏不待弓与戈。

前年魃虐遍南国,饥者以充僵者立。

洪州父老遮道傍,上书乞留涕泗滂。

丰碑大字记荒政,要使遗爱如甘棠。

我来观风闻此语,未见仪容心已许。

愿公从此召赴中书堂,早为四海苍生作霖雨。

(0)

和信之板桥路中古风二首·其一

岸风坼枯凌,野日明远烧。

山晚云烟深,游子悲崄峭。

平生文字僻,所历入吟啸。

急景不贷人,佳处领其要。

(0)

和皖山隐者

野人原上十五里,寒厓白日啼山鬼。

万峰重叠路回旋,半间箬屋青松底。

老僧和锸入烟霞,满林摇落朱藤华。

烧田种寒粟,斸地栽胡麻。云根拨笋,涧底寻茶。

粪火深埋魁芋种,砂瓶烂煮黄箐芽。

人谓隐者閒不足,何故山翁事驱逐。

山翁笑指溪上桃,庭前竹,春风几度更新绿。

香严不作灵云死,徒有是非喧两耳。

争似侬家百不知,从教少室分皮髓。

(0)
诗词分类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诗人
顾野王 张若虚 米友仁 辛延年 程颐 王磐 黄体芳 张红桥 崔曙 饶芝祥 陆世仪 湛方生 赵扩 胡舜陟 窦庠 毛伯温 阎尔梅 刘叉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