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教得狸何顾尔,易牙奉君尚烹子。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炊米(chuī mǐ)的意思:指做饭煮米。
鹑衣(chún yī)的意思:
◎ 鹑衣 chúnyī
[ragged clothes] 补缀的破旧衣衫
鹑衣寸寸针。——杜甫《风疾舟中伏枕书怀》
鹑衣蔽体供奉(gòng fèng)的意思:指对神佛、祖先等进行尊敬、供养。
篝火(gōu huǒ)的意思:篝火是指在户外或野外搭建的火堆,用来供人取暖、照明或烹饪。
何处(hé chǔ)的意思:指不确定的地方或未知的位置。
江南(jiāng nán)的意思:江南是指中国南方的江苏、浙江一带,也用来形容美丽的南方风景。在成语中,江南多指江苏、浙江一带的地域。
猎师(liè shī)的意思:指猎人或专业捕猎的人。
茅檐(máo yán)的意思:指房屋的屋檐,也用来比喻贫困困苦的生活环境。
蓬鬓(péng bìn)的意思:形容头发蓬乱,像蓬松的鬃毛一样。
期程(qī chéng)的意思:指事情或计划的进展和发展的时间安排。
十日(shí rì)的意思:指时间很短暂,只有短短的十天。
束湿(shù shī)的意思:束缚、限制。
熏穴(xūn xué)的意思:指用烟火熏烤人体的穴位,比喻用阴谋手段暗中伤人。
易牙(yì yá)的意思:易牙是一个古代音乐家的名字,该成语指的是音乐技艺高超,能够引起人们的共鸣。
玉面(yù miàn)的意思:形容女子的美貌,皮肤白皙如玉。
- 翻译
- 江南冬季来临前,昆虫尚未冬眠,猎人急切地用篝火烧洞穴驱赶它们。
山中的玉面动物躲藏何处?它们的献祭日期紧迫如同湿漉漉的束带。
屋檐下十天没有炊米,我蓬乱的头发和破旧的衣服使我形同饿鬼。
只要能捕获到狐狸,其他都不重要,连易牙烹子的故事也在提醒,为了奉承君主,牺牲是必要的。
- 注释
- 蛰:冬眠。
篝火:野外燃烧的火堆。
期程:预定的时间或期限。
束湿:比喻紧迫或湿漉漉的状态。
茅檐:简陋的茅草屋顶。
蓬鬓:形容头发散乱。
鹑衣:破烂的衣服,形容贫寒。
狸:狸猫,一种小型哺乳动物。
易牙:古代名厨,以烹调技艺高超著称。
烹子:易牙曾为齐桓公烹食其子以取悦君主。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江南冬季的景象,以及猎户在严寒中艰辛的生活。首句“江南冬前虫未蛰”,点明时令,暗示冬季尚未到来,但虫类已经感受到了寒冷,开始蛰伏。接着,“猎师篝火熏穴急”形象地写出猎人急于捕捉猎物的情景,他们围着篝火驱赶虫兽,生活艰辛。
“山中玉面何处藏”中的“玉面”可能指的是狡猾的野兽,暗示猎物难以捕捉。“供奉期程如束湿”则表达了猎人对按时完成任务的紧迫感,如同捆绑湿柴,困难重重。接下来两句“茅檐十日无炊米,蓬鬓鹑衣瘠如鬼”,描绘了猎户家中贫困的境况,连十天都没有粮食做饭,形容其蓬乱的头发和破旧的衣服,生活状态极其困苦。
最后两句“但教得狸何顾尔,易牙奉君尚烹子”以典故作结,表明猎户只求能捕获一只狸猫糊口,即使像易牙那样残忍的人,为了奉承君主也会烹煮自己的孩子。这句寓言性的话语,既揭示了猎户生活的艰难,也暗含对社会不公的讽刺。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猎户的遭遇,展现了宋末元初社会底层人民的艰辛与无奈。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