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6日(农历三月十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别母》
《别母》全文
明 / 沈明臣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老母三年病,儿仍千里行

秋风吹地冷,山月照霜明

未别先下泪,问归难应声

厨头有新妇,数可问藜羹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bié
míng / shěnmíngchén

lǎosānniánbìngérréngqiānxíng

qiūfēngchuīlěngshānyuèzhàoshuāngmíng

wèibiélèixiānxiàwènguīnányìngshēng

chútóuyǒuxīnshùwèngēng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老母(lǎo mǔ)的意思:指母亲年老,也用来形容某些事物的老旧或陈旧。

藜羹(lí gēng)的意思:藜羹是指用藜草制成的羹汤,比喻贫寒而简朴的生活。

里行(lǐ xíng)的意思:指在某个领域内具备专业知识和经验。

千里(qiān lǐ)的意思:指很远的距离。

秋风(qiū fēng)的意思:秋天的风。也用来比喻寂寥、凄凉的情景或气氛。

霜明(shuāng míng)的意思:指天气寒冷、冬季的早晨,霜已经消失,天空开始明亮。

新妇(xīn fù)的意思:指新婚的女子或新婚的妻子。

应声(yīng shēng)的意思:指对方说什么,自己就立即回答什么,形容应答迅速。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沈明臣的《别母》表达了游子离家远行时对母亲深深的挂念和不舍之情。首句“老母三年病”,描绘了母亲长期患病的境况,凸显出家庭的艰辛和诗人离家的紧迫性。次句“儿仍千里行”则直接点明诗人长途跋涉,不顾母亲病弱,显示出孝子的责任感。

“秋风吹地冷,山月照霜明”两句,通过自然景象渲染离别的凄凉氛围,秋风的寒冷和霜月的明亮都象征着诗人内心的悲凉与无奈。接下来,“未别先下泪”表达出诗人对母亲的深深眷恋,在尚未正式告别时已忍不住泪水,情感真挚动人。

最后两句“厨头有新妇,数可问藜羹”,写诗人想象家中新妇在厨房忙碌,可能正在准备粗茶淡饭(藜羹),暗示出他对家中日常生活的关心,也暗含对母亲饮食的担忧。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简洁的笔触,展现了游子离别老母的深深忧虑和亲情之深。

作者介绍

沈明臣
朝代:明

浙江鄞县人,字嘉则。诸生。偕徐渭为胡宗宪幕僚。有诗名,即兴作铙歌十章,援笔立就,为宗宪激赏。后宗宪以严党下狱死,为之讼冤。继往来吴楚闽粤间。卒年七十余。歌诗约七千余首,有《丰对楼诗选》、《荆溪唱和诗》、《吴越游稿》。
猜你喜欢

会广西田提刑致语口号

北斗南边云物明,烨然天节仰祥星。

朝端獬豸曾张胆,道上狐狸已匿形。

欲奉三章仁远峤,定知五管迓虚囹。

迂程肯顾交情厚,莫惜花前倒绿醽。

(0)

紫薇花以六月至自溧阳在道已五十日今有花满树因示二弟

六月炎天千里移,不期繁蕊便盈枝。

向来浑是西垣客,忆得看花草制时。

(0)

中秋赏月蓬莱阁呈同官

中秋玩月小蓬莱,风送婵娟入座来。

樽俎论文清有味,湖山照眼净无埃。

云生脚底蛟龙卧,影落人间鼓角催。

把酒问天兼问月,何时此夜更衔杯。

(0)

显道辞中以诗示教因和韵复之

抛砖斐句试相招,远辱高轩过寂寥。

教约荷公能发瓿,功名蕲我效题桥。

谈霏玉屑惊人听,歌和阳春满坐谣。

投辖苦留留不住,归时明月挂璇霄。

(0)

独宿省堂告友人

秋瘴惊寒却自平,匡床独卧四无声。

涅槃堂里通身句,永夜孤灯一点明。

(0)

赴官晋陵别端禅师

枕上浮生过半百,短发毵毵霜样白。

西溪溪上旧家山,岁岁故乡归似客。

船头渐近古松门,云是吴均读书宅。

烟云半岭见层楼,峥嵘鳌顶蓬宫窄。

有人挂衲归盘陀,棱棱瘦骨真维摩。

几年面壁舌不动,忽然拍手演渔歌。

秋来满船载明月,直钩不钓闲鼋鼍。

一雨笠,一烟蓑,五湖深处任风波。

黄梅渡口水流急,救护心谁如老婆。

(0)
诗词分类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诗人
谭用之 崔道融 王庭筠 李瓒 顾非熊 包恢 羊士谔 陶望龄 崔颢 汪应辰 汪琬 石延年 刘处玄 于濆 王铎 欧阳玄 王筠 王遂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