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李升之京》
《送李升之京》全文
明 / 陈献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歌声谁放晓江干,万里舟航眼界宽。

短棹已随烟浦外,此溪遥接白云端。

行藏手上三尺名利场中总一官。

夹径莺花春未老,为君传送平安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白云(bái yún)的意思:指白色的云彩,比喻轻松、自由自在的心情。

传送(chuán sòng)的意思:传送指将人或物体从一个地方转移到另一个地方。

短棹(duǎn zhào)的意思:指用短棹划船,比喻能力有限,难以应对复杂的事物或困境。

歌声(gē shēng)的意思:指歌唱的声音或歌唱的表演。

夹径(jiā jìng)的意思:指偏僻的小路或捷径。

江干(jiāng gān)的意思:江河的岸边,指江河边的地方。

名利(míng lì)的意思:指名声和利益。名利是指人们追求的声誉和财富,常用来表示人们对名望和利益的追求和渴望。

平安(píng ān)的意思:指人民安居乐业,国家安定无事。

三尺(sān chǐ)的意思:三尺是指长度为三尺的物体,用来形容某人或某物的身高或高度。

手上(shǒu shàng)的意思:手中,手持。形容某人或某物在某人手中。

行藏(xíng cáng)的意思:指一个人的言行举止、行为表现。

眼界(yǎn jiè)的意思:指一个人的见识、知识范围或思维方式。

烟浦(yān pǔ)的意思:指迷雾弥漫的水域,也比喻事情朦胧不清、难以辨别。

莺花(yīng huā)的意思:莺花是指杨柳和桃花,也用来形容美丽的花朵。

云端(yún duān)的意思:指高处的云彩,比喻高远、飘渺的境界或理想。

舟航(zhōu háng)的意思:舟航是指船只在水上航行,比喻人的生活或事业顺利进行。

总一(zǒng yī)的意思:总是一样;始终如一

名利场(míng lì chǎng)的意思:指追求名誉和财富的社会竞争场所。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陈献章所作的《送李升之京》。诗中描绘了送别友人前往京城的情景,通过自然景色的描写,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和对未来的美好祝愿。

首句“歌声谁放晓江干”,以清晨江边的歌声开篇,引出送别的场景,营造了一种宁静而略带伤感的氛围。接着,“万里舟航眼界宽”一句,既描绘了友人即将远行的广阔旅程,也暗含了对友人前程似锦的期许。

“短棹已随烟浦外,此溪遥接白云端”两句,通过具体的景物描写,进一步渲染了离别的意境。短小的船桨在烟雾缭绕的岸边消失,溪流似乎与天边的白云相连,象征着友人即将踏上一段遥远而未知的旅程。

“行藏手上惟三尺,名利场中总一官”两句,转而从友人的个人角度出发,表达了对友人无论身在何处,都应保持淡泊名利、追求内心平静的生活态度的期望。

最后,“夹径莺花春未老,为君传送到平安”两句,以春天的生机盎然和莺歌燕舞的景象,寄托了诗人对友人旅途平安、心情愉悦的美好祝愿。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对友情的深刻理解。

作者介绍
陈献章

陈献章
朝代:明

(1428—1500)明广东新会人,字公甫,号石斋,晚号石翁,居白沙里,学者称白沙先生。正统十二年,两赴礼部不第。从吴与弼讲理学,居半年而归。筑阳春台,读书静坐,数年不出户。入京至国子监,祭酒邢让惊为真儒复出。成化十九年授翰林检讨,乞终养归。其学以静为主,教学者端坐澄心,于静中养出端倪。兰溪姜麟称之为“活孟子”。又工书画,山居偶乏笔,束茅代之,遂自成一家,时呼为茅笔字。画多墨梅。有《白沙诗教解》、《白沙集》。
猜你喜欢

李提刑李参政再和招鹤诗再用韵以谢

弟兄孙子总英明,玉雪成围眩昼晴。
寄语茅山何道士,不须苦共鹤寻盟。

(0)

袁参政挽诗

生世恨不蚤,庚申始识公。
象衣垂綷{左纟右蔡},长佩奏璁珑。
幸甚蝇依骥,居然燕背鸿。
灵輀送无路,泪洒霅溪风。

(0)

次韵李彭州访山居三绝

不须更草北山文,归去开关扫白云。
兴未尽时仍重访,我非辟世可同群。

(0)

董侍郎生日三首

紫气飞骞一马骢,当年轻下五云东。
诗书意味江都相,琴鹤规模清献公。
长啸驱风静秋戍,精神唤雨作年丰。
列城香火知何限,蒸起祥云入颊红。

(0)

费参政挽诗

党论危疑日,几微细补缝。
平舟行浪稳,暖气拆冰融。
风雨千閒屋,酸咸一鼎瓮。
人才关国本,谁念昔培封。

(0)

和别驾喜雨四绝

四山鎔日泻黄金,谁载亭皋一尺霖。
息处生机无间断,划然有顷验天心。

(0)
诗词分类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诗人
韩偓 孙传庭 晏几道 谭嗣同 姜夔 薛季宣 洪亮吉 顾太清 王质 朱翌 尤侗 王寂 丁鹤年 王易 叶适 张祜 严复 寒山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